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各地纵览 正文
关键词:
 
最新新闻排行
· 都市报道60分 (2024-05-17)
· 天津新闻 (2024-05-17)
· 以硒会友 共话未来 天津市第二届富硒产业发展大会在蓟州举办
· 老中青思政课教师宣讲队: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标定的新高度
· 天津市发展新质生产力观摩推进会在天开高教科创园召开 深学深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 陈敏尔讲话 张工主持 喻云林王常松陈辐宽出席
· “国际博物馆日”天津主会场活动发布多项成果 平均每百万人拥有5.9家博物馆
· 津产花椰菜种子首次出口巴西
· 寻访新质生产力|储能电池“变形记”
· 原创舞剧《运》开启京津冀巡演
· 【关注】“高效办成一件事”,天津最新安排!
 

河北经济建设

http://www.enorth.com.cn  2004-07-13 13:56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建设经济强省为目标,适时制定并大力实施《河北经济振兴大纲》以及科教兴冀、两环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三大主体战略,有力地促进了河北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十三年来,全省国民经济一直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态势,连续十三年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是建国以来我省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一、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位次提升,生产力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我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不动摇,围绕建设经济强省的宏伟目标,努力克服了经济过热、亚洲金融危机、国内需求不足以及自然灾害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规模显著扩大。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1990年的896.33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5577.78亿元,年均增长12.4%,高出全国经济增长速度3.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各省(区、市)中的排名,由1990年的第8位上升至2001年的第6位。人均水平迈上新台阶。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0年的1465元提高到2001年的8362元,年均增长11.6%,人均水平在全国各省(区、市)中的排名,由1990的第18位上升到2001年的第11位。财政实力增强。2001年,全部财政收入达到448.40亿元。比1990年增长4.5倍,年均增长16.8%。这期间,我省主要产品产量也实现了重大突破,1994年粮食总产量突破500亿斤大关,1997年钢产量突破千万吨大关。

  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连续跨上新台阶。1999年人均GDP突破800美元,总体达到小康水平。2000年突破900美元,2001年突破1000美元。目前,我省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在农村,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加农民务工收入等措施,带动了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03.6元,比1990年增长3.2倍,年均增长13.9%。在城镇,加快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次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城镇居民收入明显增加。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984.8元,比1990年增长3.3倍,年均增长14.1%。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增加,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989年底的364.5亿元猛增加到2001年的4364.2亿元。

  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消费总规模不断扩大,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90年的308.0亿元扩大到2001年的1778.3亿元,年均增长17.3%。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居民消费基本改变了多年来以吃、穿等生存资料为主的格局,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由1990年的51.2%下降到2001年的35.4%,农村居民由51.2%下降到39.7%。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已达15.8平方米,农村达到24.1平方米,分别比1990年增加6.6和6.8平方米。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16台、电冰箱86台、洗衣机95台,电脑、汽车、商品房等大件耐用消费品已走入城镇居民家庭。农村居民平均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72台、洗衣机63台,部分富裕家庭已有录像机、照相机、电冰箱。2001年,全省电话普及率达22.2部/百人。

  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截至2001年底,全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全部进入了再就业服务中心,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城市和农村居民分别有24.5万和13.5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全省贫困人口已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706万人减少到2001年的227万人,大部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城镇低收入居民生活得到基本保证。

  三、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新进展,二、三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以市场为导向,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大力发展龙型经济和区域特色经济,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的市场竞争能力,带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全省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1990年的25.4:43.2:31.4调整为2001年的16.4:49.6:34.0,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2.6个百分点。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种植业比重明显下降,已由1990年的71.2%下降为2001年的53.5%,降幅达17.7个百分点。畜牧、蔬菜、果品3大龙型经济发展较快,2001年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5.2%,其中畜牧业比重为40.8%,比1990年上升了17.5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2001年,产业化经营率达37.6%,比1997年提高8.1个百分点。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发展加快,设施蔬菜产量占蔬菜总产量的比重达36.8%,产量居全国前列。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农业区域特色主导产业141个,比1997年增加62个,销售产值增长1.9倍。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新进展。加大了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提高了技术水平,增强了发展能力。支柱产业、龙型经济发展较快,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技术结构明显改善,到2001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24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0.2%,在现代通信、半导体材料、农业生物技术等领域初步形成了比较优势,有38个项目被列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加快,重点优势企业技改投资占全省技改投资比重达50%左右,重点企业主导产品的关键生产工艺和装备基本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初期水平。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冶金、建材类产品增长较快,经国家认定的名牌商标达到14个。

  第二产业中非公有制比重上升较快,国有工业与非国有工业增加值比重由1995年的60:40调整为2001年的55.5:45.5。到200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居全国第7位,完成增加值居全国第8位,产品销售收入居全国第6位,利税居全国第5位,利润居全国第7位,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49.62%。省政府确定的冶金、建材、食品、医药、化工、机械和纺织服装7条工业龙型经济发挥了支撑、辐射和带动作用,年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工业比重均在50%以上,对全省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达75%。

  第三产业结构不断改善。在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的同时,现代和新兴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信息、房地产、科研、综合技术、旅游、商贸流通、非义务教育、文化、交通通信、城镇建设、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比重逐年上升,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比重达25.5%。咨询、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和投资热点。到2001年,全省服务业年增加值完成1896.47亿元,年增加值增长12.3%左右,占全省GDP比重达到34%。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非国有经济发展迅速,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四、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政府部门职能发生重大转变,机构改革顺利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逐步消除。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基本实现,经营机制转换步伐加快。到2001年,省确定的212户试点企业完成了规范公司改造,其中162户企业已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框架。股份制改造成效显著,到2001年,我省上市公司达到30家,从证券市场融资总金额达到163.6亿元。“抓大放小”成效明显,在压缩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同时,积极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实行强强联合,列入国家重点企业的全省30家国有大型企业,资产总量达到1496.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15.3亿元,实现利润23.4亿元,分别占全省国有企业总量的37.9%、31.6%和25.3%,分别比1995年提高2.8、7.7和3.1个百分点;国有小企业通过出售、破产、兼并及股份制合作等形式全部放开,向纵深发展。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到2001年,全省商品交易市场达4814个,要素市场达1.9万个,其中超10亿元市场达到34个,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明显地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农业、能源、原材料、交通、通信、城市建设等进一步加快,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宏观调控体系初步确立,宏观调控手段发生实质性变化。社会保障体系取得新进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到2001年,城镇企业职工失业保险覆盖率达91.1%,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现了全覆盖。

  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绿色河北”建设取得成效

  全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绿色河北”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近五年来,全省下大力取缔、关停了1.1万多家污染严重而又没有治理前景的“十五小”和“新六小”企业,对白洋淀和石津渠、滏阳河、滦河等重点河流沿岸的工业污染源进行了综合整治,并相继建成一批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集中供热、集中供气等环境基础设施。1995年以来,治污项目总数达到4232个,完成投资37.1亿元。到2001年,全省264家国控重点污染源企业,已有251家企业达到治理达标或关停,达标率达95%。工业重复用水率达到90%,排放达标率达到80%,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基本实现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15%。污水集中处理能力由1988年的11.1万立方米/日、1996年的69万立方米/日,提高到2001年的151.8万立方米/日。垃圾集中处理能力由1988年的50吨/日、1996年的7003吨/日,提高到2001年的8928吨/日。车用汽油实现了无铅化,大气质量逐步得到改善。全省生态建设发展较快。近五年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5个百分点,水土流失面积减少5.43万平方公里,到2001年已建成3个生态农业县、4个生态示范县和15个自然保护区。特别是近两年来,我省共投入资金22亿元,用于21世纪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完成林业建设191万亩,退耕还林390万亩,草地建设250万亩,初步建成了环京津生态屏障。

  六、加强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后续能力显著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1990——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838.1亿元,年均增长29.6%;新增固定资产累计达10586.7亿元。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到2001年底,全社会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1990年的8.9:51.4:39.7调整为5.4:35.3:59.3。农林牧渔业累计完成投资842亿元,年均增长24.9%;第二产业累计完成投资5604.7亿元,年均增长27.0%;第三产业累计完成投资达6391.4亿元,年均增长33.2%。

  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得到显著加强。1990年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加大对农业、能源、原材料、交通邮电等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投资力度,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桃林口水库,西柏坡电厂,石安、京秦、保津等高速公路,秦皇岛港煤码头四期和十万吨级航道工程等一大批项目建成投产,黄骅港,朔黄铁路,上安电厂,京张、京沪高速公路,黄壁庄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石家庄机场的建成,结束了我省无民用空港的历史。交通运输能力大为提高。2001年,公路通车里程达6.3万公里,比1990年增长43.4%,高速公路从无到有,通车里程已达1563公里,跃居全国第二位。发电装机总量达到1699.84万千瓦,居全国第四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环境明显改善,部分小城镇面貌明显改观。邮电通信发展迅速,2001年交换机总容量998万门,电话普及率达22.2部/百人,因特网用户达175万户,初步形成了地下有光缆、空中有微波、天空有卫星的现代立体信息通信网络。2001年,邮电业务总量比1990年增长29倍。

  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生产能力明显扩大。1990——2001年,通过加大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力度,新增一大批生产能力。主要有:原煤开采1918万吨,铁矿石开采913.5万吨,炼铁936万吨,炼钢907万吨,发电机组容量927.2万千瓦,水泥2419.3万吨,平板玻璃1739万重量箱,机制纸及纸板125.2万吨。新建沿海港口码头年吞吐量4828万吨,高等学校学生席位13.1万个。

  七、实施“两环”开放带动战略,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对内对外开放格局

  全面推进两环开放带动战略的实施,积极有效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内对外开放不断向宽领域、多层次和纵深方向发展。外向型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极富生机和活力的增长点。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对外贸易得到较快发展,外贸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创汇能力不断增强。我省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有27家在我省投资。

  对外贸易稳步发展,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1990——2001年,全省进出口总值累计达447.7亿美元,年均增长8.8%,其中,出口总值累计达329.6亿美元,年均增长6.9%。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优化。2001年,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达67.7%,其中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为15.4%,分别比1995年提高8.2个和5.5个百分点。出口主体结构明显改善。非国有制企业出口异军突起。2001年,三资企业、集体私营企业出口所占比重分别达28.9%和12.5%,比1995年提高17.5个和11.9个百分点。

  利用内外资规模扩大,引资质量明显提高。1990——2001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累计达129.4亿美元,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以前利用外资总和的131倍;2001年利用内资达198.9亿元,比2000年增长27.6%。外资产业投向不断改善,由1992年的偏重第三产业的格局转变为以第二产业为主的格局。2001年,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比重为86.9%,比1992年提高了42.4个百分点。环京津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从京津地区引进资金占全部内资的一半以上。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较快。1990——2001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累计达4.2亿美元,年均增长23.8%,成为我省对外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

  八、短缺市场时代基本结束,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努力提高供给水平,国内市场由短缺转为全面繁荣,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跨越。绝大多数商品供需平衡或供过于求,有效供给能力全面提高。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2001年,生铁、钢产量位居全国首位,平板玻璃、纱、机制纸及纸板、成品钢材、水泥、发电量等产品产量均位居全国前五位,粮食、棉花、油料、水果、禽蛋、肉类等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八位。

  市场建设得到加强。商品市场加快发展,到2001年末,全省各类商品市场发展到4814个,比1995年增加393个;年成交额亿元以上市场252个,成交额1598.98亿元,均居全国第四位。石家庄南三条小商品批发市场、石家庄新华集贸中心年成交额达百亿元以上,名列全国前十强。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强,市场发展已初具规模。2001年,全省要素市场达19801个。

  展望新世纪,我们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是全省人民共同的心愿,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全省人民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拼搏自强,团结奋进”的河北精神,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而努力奋斗。

稿源 长城在线 编辑 刘驰
呢称: 输入答案:
 精彩热图
嵌入-变动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财经频道 ·体育频道
基金赎回严重蓝筹股链条被破坏 A股直下4600?
封基套利无间道 三类基金投资者可适当关注
一度跌破5000点 牛市为何有七成股民亏损
政策缺乏“主见” A股市场必然迷失
南汽、菲亚特“协议离婚”?2009年或正式分手
广东大胜山东夺九连胜 大鹏再下三分雨取34分
首节实录:弗老大上场助推姚麦 火箭大比分领先
弗老大引领火箭板凳大爆发 斯科拉享受主力待遇
全国女排联赛总决赛将开始 天津女排考虑引援
雄鹿主帅赞易建联比诺天王出色 称其防守是楷模
·科技频道 ·娱乐频道
空调鞋美国问世 每双鞋售价约60美元(图)
“嫦娥一号”卫星试传月球图像数据
“野生中华鲟再现长江”遭专家否定
一级保护动物懒猴半夜爬上农妇蚊帐
从嫦娥失踪到华南虎风波 看中国式网络影响
周杰伦承认新专辑销量下降 只关心是不是第一
《铁嘴银牙》主创宣传 佘诗曼力撑陈小春(组图)
田亮叶一茜蜜月要享受自然 新娘不会退出娱乐圈
传杨乐乐汪涵处分居状 陷感情危机
张韶涵抱病出席代言活动 衣服下滑频护胸(组图)
关闭窗口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