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邀请全国政协委员洪绂曾、段应碧、何林祥、聂振邦,就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任何时候都必须保障粮食安全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段应碧说,在中国这个13亿人口的国家,任何时候都必须保障粮食安全。我国粮食生产从1996年到1999年连续四年大丰收。虽然从2000年到2003年连续四年减产,但库存充裕,粮食供给一直都有保障。去年国务院根据粮食库存减少较多、粮食生产连续下滑的新情况,采取一系列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政策措施,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从目前粮食生产、销售、库存的情况看,近期内粮食供给不会有问题。
段应碧委员说,从长远看,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越来越大,今后粮食继续增产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不能因为目前粮食形势的好转就对国家长远粮食安全掉以轻心。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去年专门就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并向中央和国务院交出了报告。报告提出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已有所反映。
严格保护耕地禁止乱占滥用
在回答有关近年来乱占滥用耕地严重、对粮食安全造成威胁的问题时,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洪绂曾说,耕地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生产资料,同时又是我们这样一个拥有众多人口国家所紧缺的资源。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违规占地、滥用土地现象。据统计,从1996年到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将近一亿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左右。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加强宏观调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土地市场的管理。
洪绂曾委员认为,严格保护耕地要从两个内涵上理解,首先是不仅要保护耕地数量,更要关心耕地质量。一个时期以来,为了高产,用地而不养地,以至于耕地质量普遍下降。鉴于国家前几年实施的沃土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后要扩大规模,加大沃土工程的实施力度。其次,耕地作为一种土地资源,和林地、草地一样,国家应对耕地实施动态监测,应该对耕地土壤在十多年没有普查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全面普查。
农业金融政策应作适当调整
随着粮价市场放开,农业金融政策应做哪些调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原行长何林祥说,1998年以来,我国在粮食供过于求情况下,仍采取对生产和流通保护的政策,其中包括粮食收购资金由政策性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保证供应。这个重要决策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给农民“打白条”问题,同时对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何林祥委员说,由于市场放开,企业经营方式和经营主体多元化,国家对粮食购销金融政策也应作适当调整:第一,根据企业情况,对政策性资金和企业自主经营性资金,在政策上要加以区分。第二,适当扩大农业发展银行对粮食产业的贷款范围。在原来只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基础上,对粮食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及其他粮食企业,具备条件的都要给予积极支持。第三,对粮食企业的贷款应逐步改变,包括改变主要依靠农业发展银行供应资金这样比较单一的局面,支持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其他金融机构进入粮食流通领域,开展适度竞争,主动改进金融服务。
妥善处理好粮食产销区的矛盾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在谈到处理现阶段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矛盾时说,为稳定生产,保证粮食安全,国家加大了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国家在预算内资金和国债投资上,都加大了投入力度。国家在风险基金中拿出资金,对主产区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国家对主要粮食品种进行了最低收购价政策,有效保护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也调动了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建立了产区和销区的利益协调机制,通过政府推动、市场拉动、企业运作的形式,建立了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协调关系。
聂振邦委员说,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粮食主产区生产的粮食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主销区市场有了稳定的粮食供应。(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