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2018年9月28日是第12个“世界狂犬病日”。近日,天津市动物致伤处置门诊信息系统上线,本市动物致伤处置工作更加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为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疫苗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在我国属于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有55000人死于狂犬病,即每10分钟就有1人死亡。因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狂犬病一旦发病,几乎100%死亡,是人类目前已知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但是,通过在动物致伤后进行及时正确的伤口处理和正规、有效地免疫接种,能够最大程度的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狂犬病曾在本市绝迹10余年,随着饲养宠物和流浪动物数量的增加,2005年该病在本市卷土重来,每年均有病例发生,并全部死亡。每年的6-9月为狂犬病高发季节,病例以农村地区青壮年男性为主,主要与接触犬只机会更多有关,且绝大多数病例未接受正规的狂犬病暴露后处置。监测数据显示,2010-2017年全市动物致伤处置门诊年均首诊人数超过8万。
截至目前,全市16个区共规范开设103家动物致伤处置门诊,其中甲级门诊22家、乙级门诊81家。
天津市疾控中心专家在此提示广大市民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定期为宠物犬、猫接种兽用狂犬疫苗,文明饲养;
二是人与宠物犬都要避免被流浪犬、猫或野生动物咬伤;
三是不要接触、收养来历不明的流浪犬、猫等动物;
四是家长应教育并照管好儿童,不要因好奇而激惹犬、猫等动物以免被抓伤或咬伤;
五是一旦发生被犬、猫等动物咬伤、抓伤或黏膜被舔等情况,尽快到附近的动物致伤处置门诊就诊,接受科学、正规的医疗处置。(津云新闻记者赵颖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