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成就】一张文惠卡的故事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作者:吴宏 吴涛编辑:李松达2020-11-25 19:46:13

内容提要:一张卡片引领一种消费方式,影响一城人的生活,改变城市的气质……发行五年来,天津文化惠民卡(以下简称文惠卡)早已不是一张单纯的卡片,它已经成为天津的文化品牌,赋予这座城市另一种性格。

天津北方网讯:一张卡片引领一种消费方式,影响一城人的生活,改变城市的气质……发行五年来,天津文化惠民卡(以下简称文惠卡)早已不是一张单纯的卡片,它已经成为天津的文化品牌,赋予这座城市另一种性格。

一张卡的诞生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文化惠民的要求,在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文广局(现为天津市文旅局)组织指导下,2015年,3月28日,北方演艺集团联合天津市11家市级国有文艺院团首次推出“天津文化惠民卡”。

“文惠卡”是实名制卡,市民凭身份证、手机号办理,只需花少量的会员费,便可得到政府的补贴,用于观看天津演艺网上的所有演出,卡内金额用完后还可以继续用现金消费并享受优惠,这一补贴方式全国首创。

2019年8月24日,陈佩斯、杨立新主演话剧《戏台》在津上演

“第一年做文惠卡的时候,北方演艺集团基本也没做什么营销,靠戏迷一传十十传百,发行效果就很好。到了第二年,基本上大伙都等着抢了,刚一开始办卡名额就都抢光了。”天津北方演艺集团票务分公司副总经理任博告诉记者。

2015年 6万张

2016年 10万张

2017年 13.5万张

2018年 14万张

2019年 22万张

天津五年来文惠卡发行量逐年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记者发稿时,五年来,天津市文惠卡总共发行66.7万张,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动态增长中。

观众一卡在手,既有补贴、又有折扣,将文化消费成本从以前的动辄几百元,一下变成最低花费几十元甚至十几元。真金白银的实惠,前所未有的优惠力度,点燃了市民文化消费的热情。“有了这张卡,剧场咱都敢进了,有演出咱都敢看了。”这是文惠卡首位用户盛润泽的名言,也渐渐成为每一位文惠卡用户的心声。

市民周女士通过文惠卡唤起了幼时的美好回忆。“好朋友邀请我看了一场评剧,勾起我小时候的回忆。从那以后,我就办理了一张文惠卡。我小时爱看评剧,特别爱看小姐和书生的爱情故事,比如杨乃武与小白菜;京剧爱看武戏,水帘洞、孙悟空的猴戏都喜欢。有了文惠卡,我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了,也更加热爱传统文化艺术了。文惠卡给我带来了惊喜,线上线下便利购票,能够第一时间欣赏到自己喜欢的剧目。感谢政府,感谢默默为我们付出的工作人员。”

“天津第一相声茶馆”谦祥益文苑演出火爆

“文惠卡和我的关系非常密切,亦师亦友。不夸张地讲,文惠卡像导师能够带来丰富多彩的艺术知识,像朋友伴随我一起走进剧院、音乐厅欣赏美轮美奂、激情澎湃的艺术盛宴。我们之间就是鱼和水的关系,相互之间不能分离。”这样的话语并非出自一人之口,凡是拥有文惠卡的市民,总是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培育演出市场

文惠卡发行量上去了,渴求文化大餐的市民越来越多,剧目的丰富性便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2017年,文惠卡助推作用持续升温,天津成立了“文化惠民演出联盟”,以国有院团团结、引领广大民营演出单位共同提供惠民演出服务,壮大主流文化力量,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繁荣文化演出市场。

在文惠卡政策的激励下,本市文艺院团演职人员的热情也得到极大激发。多位院团负责人反映说,“以前演出少,收入低,很多青年演员纷纷从事兼职,有的到影视剧组扮演一些小角色,有的甚至干起专车司机,大家要养家糊口,院团也没法说。而现在,收入和演出增加,让演员们重新找回了价值感,青年演员开始抢着排戏、演戏。”

2019年8月9日,天津京剧院《白蛇传》在天津大剧院上演

文惠卡的发行,还保障了民营院团的基本生存能力,推动民营演出单位逐渐发展壮大。天津各大小文艺院团,不仅“活下来”了,还“火起来”了。文惠卡带来剧团、观众双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形成了演员、观众、剧团、市场间的良性循环。民营院团演出、演出机构引进优秀剧目的加入,给了观众更多选择。截至目前,联盟共有成员单位60家,其中民营演出单位47家,天津“文化惠民演出联盟”的各个院团,积极创排、引进精品剧目。

任博说:“我记得2017年赶上华北戏剧节,全国好的演出都来到天津,观众觉得真的能看到全国的精品演出,那一年感受最深。到了2018年的时候,文惠卡继续创新,跟金融行业合作,补贴的力度更大。”

2015年,本市全年共推出文惠卡演出1690场,同比增长15.8%,观众80余万人次,同比增长25%,收入2009万元,同比增长57.8%。2016年,全年共推出文惠卡演出1776场,观众66.7万人次,票房3470万元。2017年,天津市共推出文惠卡演出3815场,同比增长114.21%,推出演出剧目1080部,同比增长61.19%。2018年,文惠卡演出剧目总数1288部,同比增长19.26%,演出场次5223场,同比增长36.91%。2019年,天津文惠卡总剧目已达1372部,总场次5543场,总票房81699719元。截至目前,天津文惠卡项目的演出,已占天津市舞台剧演出约80%的市场份额。

这些在天津舞台上演出的好戏,不仅有本土院团的诚意之作,更吸引了许多全国各地甚至海外优质剧目登台。此外,基于文惠卡,每年都会推出多场主题演出季,如名家经典惠民演出季、跨年演出季、天津北方青年演艺展演等,极大的丰富了市民的选择。

高质量的文化生活

如果把“文惠卡”本身比作一场演出,“补贴”是引子,激发百姓走进剧场;这场演出的高潮则在于精准的“引领”——演出不再靠赠票“请观众”、观众不再为要票“托关系”,制作或引进更符合观众需要的剧目,良好的演出市场秩序逐渐形成。

“这两年特别好的话剧《白鹿原》《平凡的世界》,杨丽萍最新的舞剧年年都来天津。之前的法语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北方演艺集团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种戏,在中国北方就演一场,就落在天津。借助文惠卡,更多的人群对市场有期待,有更高的需求。”任博说,这种高端戏观众相对固定小众,如果没有文惠卡这个平台背后的大市场,这种高端戏是绝对不敢冒风险从市场的角度走进来的。

2019年5月22日,《百年名团》费城交响乐团音乐会在天津大剧院上演

“文惠卡发行五年,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社交面越来越广,朋友越来越多;人变得越来越开朗;再有就是变得越来越年轻了。好多朋友说我逆生长。更重要的一点是,自从用了文惠卡以后,我基本就不用医保卡了。” 说起文惠卡,赵喜龙总是滔滔不绝,“五年来,我的医保卡门槛一次也没迈过。希望办了文惠卡和想办卡的朋友一定要多进剧院,多用文惠卡,少用或者不用医保卡。重塑一个身心健康的自我,尽情享受快乐的美好生活。”

市民畅享“文化大餐”的背后,是政府真金白银的投入。2015年,天津市政府为“文惠卡”投入专项补贴资金2400万元;2016年,补贴增加到3660万元;2017年,约投入4700万元;2018年,约投入4510 万元;2019年,增长至5350万元。

文惠卡演出场次的大幅增长,也推动天津市各大剧场的使用率连年攀升,剧场租赁供不应求。目前,全国专业剧场平均使用率每年不足50场,天津市专业剧场平均使用率目前已接近150场,是全国平均数的3倍。

任博告诉记者:“财政的补贴也是从最开始1000多万元补到现在每年都能补到5000多万元,这样力度的补贴能够撬动将近一个亿的票房。除了票房之外,其实整个产业链上的收入更大,包括场租、舞美制作、存储、运输等等,靠文惠卡让天津的演出市场,全产业链基本上都吃得上市场这碗饭。”

文化惠民全民共享

在天津生活,或者是到天津来旅游的外地人随时随地都能办一张文惠卡,享受天津市政府的补贴。从2019年开始,文惠卡又创新推出充100补100的普惠卡,就是想吸引更多的年轻的观众,或者是没有进过剧场的观众,随时随地办卡,不用排队,不用抢,不用预约,买票时就能办,就能进剧场。

任博告诉记者,文惠卡刚推出的时候,百分之六七十都是中老年。通过一年年的更替,持卡的中老年观众接近饱和。“现在45岁以上的观众,据我们分析大概占50%多一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开始办卡。”

多年来,文惠卡的服务面积不断扩大,2016年开始,除市内六区外,文惠卡首次面向郊区县发放,截至2019年底,蓟州区、东丽区、武清区、宝坻区的居民都可以在当地申请文惠卡。文惠卡郊区县卡的发行,不仅让院团制定演出计划时有所侧重,也激发了当地老百姓的热情。

五年间,基于文惠卡,天津相继创新推出文惠卡学生卡、文惠卡公益卡、文惠卡普惠卡等多个卡种,让文化惠民的发放范围更加精准了。

把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观众不是只局限于坐在剧场里看剧。大家对于剧场幕后的故事其实挺感兴趣的。2018年天津北方演艺集团在着力艺术生产之外,也相应增加了一系列线上及线下的观众互动活动。最被天津文惠卡用户推崇的“方寸·戏说”“方寸·艺享会”“方寸·会客厅”“方寸·直播”等方寸系列活动是天津北方演艺集团自2018年推出的,结合线上线下资源,一方面以图文、视频、直播等方式呈现名家专访和剧组探班;同时,线下导赏、艺术分享会也让观众与演员有了面对面互动的机会。

依托文惠卡,天津文化部门延展出了越来越多样的文艺普及方式,让艺术真正生长在观众身边,观众不只是艺术的旁观者,更是深度参与者。

一张卡的品牌之路

“我们出去到外省开会,和其他省市文化单位同仁碰到一块的时候,都还觉得天津推出文惠卡的举措挺超前的。”任博出差的时候,总能听到这样的赞誉。但是他们也深知,文惠卡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生态,需要不断出新。“每年发卡都有变化,每年都必须有创新。”

2020年开年,受疫情影响,天津的演出纷纷延期,为丰富市民群众在居家防疫期间的文化生活,天津文化部门依托文惠卡的平台,在“云端”下起了功夫。

开设戏曲进校园电视赏析栏目,广大学生可以通过电视观摩戏曲视频、学习戏曲知识,并欣赏20多部经典大戏;“名家新秀艺术云课堂”是天津北方演艺集团近期在其方寸直播间内推出的另一创新项目,该项目以“半小时轻科普”的形式,邀请天津的各路名家新秀以更加灵活的形式为广大观众传播知识、实时互动,拉近了演员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对于戏迷而言,无法在剧场近距离欣赏演出无疑是一大憾事,天津北方演艺集团特别打造了北方演艺直播剧场,客厅变剧场,云上赏好戏。

“直播这个事儿确实推进的挺快,不光是天津,湖北、上海等地也都在做这些事,后来我们也逐渐有一些联系,在全国各地的演艺集团支持下,有一些戏都愿意拿到天津做线上演出,效果都很好。”任博说,“正是有了文惠卡这个平台,所以疫情期间才能做付费线上直播。全国各地同行都还挺配合,都愿意在天津露个脸。”

将文化惠民工作由“线下”转变到“线上”,这是挑战更是机遇,下一步,天津北方集团将继续深化线上平台的内容打造,同时利用“互联网+”的灵活优势,做好艺术普及工作,通过打造线上艺术资源共享平台,让广大市民随时随地享受文化大餐。(津云新闻记者吴宏 摄影吴涛)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