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稳中求进主基调 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日报作者:王双编辑:付勇钧2022-01-14 09:48:26

内容提要:>2021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为今年我国经济发展和宏观政策指明了方向。天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在“稳”的基础上实现了质量效益的“进”。

天津北方网讯:2021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为今年我国经济发展和宏观政策指明了方向。天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在“稳”的基础上实现了质量效益的“进”。深刻总结我市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轨迹和特征,科学研判当前发展形势与政策取向,对于推动实现今年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天津社会科学院发布蓝皮书──《天津经济发展报告(2022)》和《天津社会发展报告2022》,系统分析了2021年我市经济社会运行呈现趋势向好、结构更优、动能转强、效益提升良好态势的规律与特征,并以经济和产业发展走势为重点进行预测判断,为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施策的理论参考。

发挥创新引领作用

迸发强大创新驱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天津担负着京津冀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的重要功能,更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天津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出台实施对增强天津创新实力起到了关键作用。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合成生物学、现代中医药、细胞生态等5个海河实验室的揭牌运行,通过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激发创新活力,从基础条件到体制机制为加快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的攻克提供有效保障。同时,充分发挥重大科技研发平台、市级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在引进创新团队和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大科技人才队伍的引育力度。智慧城区、智慧社区、智慧港口等创新应用场景建设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示范样板工程,不断增强智慧天津的特色化内涵。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倒逼科技创新,天津逐步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

坚持制造业立市

加快形成经济现代化内生动力

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提出,要坚持制造业立市,推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大力培育先进制造产业体系,为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标定了前行方向。一方面,天津以信创产业、人工智能产业为主攻方向,加快 “中国信创谷”“生物制造谷”“特色细胞谷”“北方声谷”建设,为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打造新引擎。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另一方面,围绕“1+3+4”现代产业体系深耕12条重点产业链,率先推行“链长制”、出台《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逐链编制工作方案、引导产业链核心企业参与“揭榜挂帅”,精准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发展的新动能。与此同时,作为产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创新源泉,天津着力优化先进制造业人才创新创业生态,成立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无人机和新材料等十大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进行全要素融合。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向纵深

激发区域协调活力

天津从项目承接、协同载体建设、开放平台打造以及枢纽功能强化等多个重点领域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关键阶段取得更多突破。2021年前三季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一大批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项目落地开发,天津引进北京地区投资项目705个,到位资金同比增长22.7%。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宁河京津合作示范区等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同体示范园区的“试验田”功能不断增强,成为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瞄准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天津市自贸试验区开创“自贸区+自创区+生态城”联动发展新格局,扩大政策与产业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在更多场景、更多领域开展风险压力测试。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标准箱,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正式开启外贸集装箱装卸业务,这些跨越式发展标志着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扎实推进,天津港国际枢纽港地位进一步提升,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实力更加强大。

构筑双循环战略支点

拓展“双中心”辐射半径

天津深刻认识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充分发挥朝内服务京津冀、辐射“三北”地区、朝外直面东北亚、面向太平洋的“两个扇面”独特作用,深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快建设有特色、有活力、有温度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区域商贸中心城市,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支点。2021年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聚焦打造消费地标和引领消费新高地、构建国际消费自由便利制度环境和区域消费联动发展新格局等重点任务,建设具备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和全球消费资源聚集地。国家会展中心建成并成功首展,成为连接天津与世界的重要纽带,“会展+消费+产业”一体化平台建设将有助于激活区域巨大消费潜力,积极助力天津发挥双循环战略支点作用。

优化营商环境

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

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服务营商环境不是口号,天津对标先进地区、先进做法,用刀刃向内、刀刃向己的自我革命精神,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城市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岁末又加力出台《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责任清单》,聚焦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关切,对标国际一流和国内最佳实践,从优化企业开办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完善市场监管机制、优化纳税服务、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提升创新创业活跃度等重点领域细化具体任务,压实主体责任、形成整体合力,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地落细。通过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到“放”得干净彻底、“管”出质量公平、“服”得心服口服,完成市场主体从准入、准营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里程。

聚焦“双碳”目标

探寻城市绿色生长之路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深刻而长期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打好“双碳”这场硬仗并非一蹴而就、一朝一夕之事。天津在全国率先出台《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确保碳达峰碳中和积极稳妥推进。绿色是城市永续发展的底色,绿色发展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让“生态空间”拓宽“发展空间”。天津大力推进“871”工程建设,增加绿碳、蓝碳的同时加快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有序推进绿色转型,实现从能耗“双控”到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的转变。以绿色生态保护倒逼产业结构调整、质量效益提升,是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天津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保卫战和碧水保卫战,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以生态保护促进绿色转型,以转型发展保护生态,在这种可持续的良性循环中,生态优势正在转化成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有利竞争优势。

秉持人民至上理念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内在要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体现出党对社会主义发展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认识和自觉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天津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一老一小”、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保就业稳预期、保供应稳物价,加快构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发展匹配的城市养老服务体系,推动义务教育向更加优质均衡发展,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显著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民共享指数全国第一,城市发展红利普惠人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连续14年开展20项民心工程;制定94项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标准,实现人群全覆盖、服务可持续;建设“口袋公园”16个,拓展城市生态空间;推进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实现医养结合社区一体化服务;打造全国智慧低碳的新型智慧城市标杆,让城市更聪明、更有智慧;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提升便利消费服务民生水平。天津坚持人民至上、共创共享,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发展与治理的公平正义和主体动力。

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积极主动、扎实有效做好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要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升级加力深度对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坚持制造业立市,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努力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双中心”建设,着力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科学推进“双碳”工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能力;坚决兜牢民生底线,稳步推进共同富裕。要坚持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增强战略性、预见性、前瞻性,以靠前的谋划、有效的作为来实现长久的“稳”和“进”,将业已形成的各种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基地研究员、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