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在古诗词文化的当代弘扬工作中,从推广中国诗词经典、传播诗词文化精神方面来看,天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黄沛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文化是城市之魂,古典诗词的融入,会赋予其更多的灵性。”

黄沛介绍,中国古典诗词以独特的艺术之美传承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这种“善”和“美”的精神参与了民族精神的塑造,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文化自信,不断提升着民族凝聚力。
“中国古典诗词不仅仅是言志抒情,也是历史的书写;这种对中国历史的‘切身’感受,是理解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独特性、必然性、优越性的重要文化‘接口’,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与教育的‘抓手’。”黄沛说道。
黄沛认为,建设“中华诗教”文化品牌,对天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城市文化形象塑造、各阶段语文课程思政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都可能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古典诗词也是树立民族自信的思政教育,是深入的美育。
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华诗教”的文化影响力,黄沛说:“要加大文化宣传力度,打响‘中华诗教’文化品牌,依托天津高校以及出版单位,抓好系列优秀内容产品开发,开展创建弘扬‘中华诗教’文化内容产业示范平台建设。”
黄沛表示:“要建立校、企、社会联动的公益文化平台机制,探索共同富裕路径下企业服务社会文化建设的新路径。社会受众也是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对象。可以由政府主导,高校、媒体、企业联动支持,在社会范围内开展多层次的中国古典诗词文化传播与创意创业活动。实现文化品牌、企业品牌、内容产品创新的三赢格局。”
“我们可以以古典诗词研究为切入点,建立与天津文化相关联的文化研究院,依托研究院举办国际化、高层次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天津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维度,拓展文化形象的深度,打造天津的文化名片。”黄沛介绍道。(津云新闻记者 田巧梅 摄影 蒲永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