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村村貌。
天津北方网讯:“我爷爷那一辈人刚来的时候,就是拿着凉席、铺盖住在芦苇地里!”37岁的滨海新区海滨街联盟村村民刘帅说,爷爷总给小辈们讲当年艰苦而又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们村现在吃的、住的和城里人一样,双水(自来水、中水)双气(暖气、天然气)。实现旱厕清零、雨污水分离、垃圾分类。老人有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想看书有图书室,搞文娱活动有卡拉OK室、文化广场,健身有体育广场。”联盟村党总支书记王绍山骄傲地对记者说。
地处天津市与河北省交界的联盟村,有个别号叫“开荒村”。从幕天席地到“双水双气”,沧海桑田,在这里不是天地悠悠自然变迁的结果,而是浓缩于几十年间手胼足胝的奋斗史。
上世纪50年代,“开荒者”们从河北省黄骅等地汇集到渤海之滨的这片盐碱地,战天斗地,誓要把荒滩变良田。“没几年,村里就向国家上交水稻了。”1961年来到联盟村的赵合甫回忆,后来因种种原因,村里的水田改为旱田,改种玉米等旱田作物。开始大家不适应,“我们学大寨,挖沟挖渠、改良土壤,上世纪70年代,全村人终于能吃饱了。”
“小时候细粮(白面)吃得少,基本吃不上大米。”今年58岁的王绍山回忆。怎么才能让村里人吃饱又吃好,时任村书记的赵合甫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倡议发展乡镇企业。1979年,村里办了一家外贸加工厂。没想到,这家工厂成了联盟村第二次开荒的催化剂。
“本来咸水对土地就不好,发展经济不能只靠种田,要办企业。当时村子非常偏僻,交通不便,赶上雨季,土路无法通行,工厂生产所需原材料进不来,耽误了产品交付。村干部们就琢磨着搬迁,那会儿这儿还是万亩荒地。”赵合甫记得搬迁的提议刚出来,就遭到了不少老辈人的反对──好不容易吃饱饭了,又要去开荒,还要办企业,办不好咋办?能保证大家吃上饭吗?
最终,联盟村人骨子里不服输的拓荒奋斗基因战胜了顾虑,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村子搬到了今天的位置,借建新村之机,村里人的居住条件、村容村貌得到提升,而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帮助村民的日子一天好过一天。1996年,当王绍山从赵合甫手中接过村书记的重担时,摆在他面前的新任务是如何利用地处津冀交界、位于大港油田中心地带、交通便利的优势,整合土地,走工业化强村之路,同时拉动第三产业,践行几代党员干部让村民富起来的初心。发展规模化工业,倡导全村发展“一盘棋”、产业培育“一体化”,2003年在此基础上兴办工业园。工业园汇聚多家企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收入稳定又有保障。联盟村的村民不再靠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养活自己,可以和城里人一样做生意挣钱、上班领工资。村里的土地流转后,村集体的收入增加了。
令人称道的是,在环保“大考”面前,有30多家企业的联盟村,只关停了两家。“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求企业经营者有环保意识,没有‘环评’硬性要求时,这里的企业已经主动进行‘环评’。”王绍山和村干部们商讨产业发展道路之初,就请教了专家、职能部门,规划做得好,预案做得足,现在村里的工业园已经升级为滨海新区区政府批准设立的港西工业园。
现在的联盟村共有企业38家,个体工商户80余家,2021年村集体收入62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万余元。村里为不同年龄段的村民分别上不同种类的保险和发补助,考上大学的孩子有奖学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天津市先进党组织、天津市红旗党组织标兵,连续三年被评为“五星行政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天津市乡村振兴示范村,联盟村的荣誉接踵而至。
日子越过越红火,王绍山却有隐隐的担忧。如何吸引年轻人留在村里发展,避免乡村空心化?
“把村里建设好了,年轻人有发挥所长的空间,才愿意回来。”王绍山多次找村里考出去的大学生谈心,希望他们能回来。
钮炳瑜就被他说动了。这位合肥工业大学的硕士,当初考上大学离开时,从来没想过会回村工作。毕业后,他进入天津一汽,成为一名技术主管。工作8年之后,他发现自己热爱乡村生活,离家十几年,“每次回来都觉得村里越来越美”。正巧家里的工厂为转型,研发生产环保设备零部件,学习机械专业的他有了用武之地,“我这也是顺势而为参与乡村振兴”。
生长的地方,熟悉的乡邻,这一切都让钮炳瑜自在舒服。但是从只负责一个岗位工作的技术主管,到企业的负责人,起初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村党总支干部们伸出援手,带领他到西青区、静海区的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同时组织工业园内的企业交流,互帮互助。
“毕竟都是一个村里的人,互相了解,慢慢磨合,越来越好。”钮炳瑜说,回来了就得踏实下来,把事做好。村党总支干部们的帮助,让他有了今后更多参与村里事务的愿望,承担更多的责任。
天津理工大学毕业的刘帅,同样有一种使命感。大学毕业后他从事的是金融工作。王绍山找到他,希望他用自己的知识、见识带动村里发展,此时家里人也想让他回来。“上了大学再回到村里,一般人开始都接受不了。”本来还有些不情愿的他,回来就扎下根,一干就是十几年。“虽然开始有不习惯的地方,但是能用自己的知识改变一些东西,让企业发展起来,特别有成就感。”因为新冠疫情,企业遇到一些困难,刘帅说自己不会退缩。“有几十个村里人在企业工作,为了他们的就业,有困难也得迎着上。”
刘帅的爷爷喜欢讲当年开荒往事,“常听他讲,就有一种拓荒创业的情怀。当初决定回村里,也是想为爷爷开荒建起来的村子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它越来越好。”
记者手记
让开拓成为习惯
76岁的赵合甫闲不住,在村里碎片化空地种点菜,有收获就分给左邻右舍。十五六岁就来到联盟村开荒,开拓已经成了习惯。给子孙讲过去的故事,也是村里老一代开荒者的日常。
34岁的钮炳瑜在爷爷的讲述中,了解了村子的变迁发展。不畏艰辛、开拓进取的精神在老人的话语中,润物细无声地潜入他的心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从吃饱到吃好,再到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赵合甫、王绍山等几代党员带领村民,把“开荒村”建成“示范村”;钮炳瑜、刘帅这一代年轻人,借助自己的知识、见识,传承老一代艰苦奋斗作风,担负起乡村振兴的历史重任。事业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好日子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联盟村的青年一代已经积蓄力量,准备接过“开荒”奋斗的接力棒。(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