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 青绿底色:天津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年终观察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发布作者:编辑:靳永锋2024-01-10 07:41:00

内容提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回顾2023年,天津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步履坚定,成果喜人。

天津北方网讯:2023年,从乡村到城市,青绿底色贯穿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每一个环节——

这一年,中新天津生态城迎来开发建设15周年,从植物无法存活的盐碱荒滩,到植物种类达到260余种的生态小镇,中新两国用15年时间,在渤海岸边创造了生态建设奇迹,打开一片绿水青山“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质量”相得益彰的新天地。

这一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绿色化工园区名录(2023年)”,天津南港工业区成功入选。曾经,这里是一片荒芜的盐碱滩,草木难生;而今,这里成为一片“工业绿洲”,生机勃勃,千亿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强势崛起。

这一年,位于天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的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在生态领域专业规划图上被标为“首都东南部生态屏障区”,为京津冀再添“一叶绿肺”。

这一年,以水为脉、林田共生,天津持续提升生态环境容量和效益,开工建设百姓家门口的“口袋公园”56处,让百姓开门见绿,提升了城市品质和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回顾2023年,天津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步履坚定,成果喜人。

降碳增效 焕发产业生机

郝金明是天津渤化永利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利化工)的碳排放管理师,她亲眼见证了公司的全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从2013年的近318万吨下降到去年的274万吨。几十万吨的缩量,来自这家百年化工企业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研发一个又一个绿色低碳节能项目的努力。

利用厂内高温热水资源,建设余热制冷装置,不但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而且一年综合节约资金约300万元。建设两套二氧化碳捕集综合利用装置,年回收二氧化碳15万吨,按照1吨二氧化碳排放指标交易价格70元计算,每年可为公司节约1000多万元,同时这15万吨二氧化碳可以作为原料销售,每年收益400万元左右。

“我们这个项目对永利化工生产的副产品氢气进行提纯回收,否则这些氢气燃烧后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我们每生产1千克氢能,能减少9.5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永利化工参与投资的天津新氢能源公司安全总监张伟波说。说起项目经济收益,张伟波说:“为了推动像氢能这样的新能源广泛应用,现在是以成本价对外销售,这是我们国企的社会责任。”

永利化工以“红三角”纯碱闻名于世,企业创始人、中国化工行业的奠基人范旭东先生曾经订立“四大信条”,其中一条是“我们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先辈教诲言犹在耳,今天的永利化工践行不辍。

天津以制造业立市,作为中国化学工业的发祥地之一,石化产业是我市的重点行业,今天的天津石化产业有自己的颜色标签——绿色。

“一年以来,我们聚集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安全化、智慧化,扎实推进南港工业区世界一流绿色化工新材料基地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港产业促进办副主任降春生说,2023年南港工业区预计实现产值约占全市绿色石化产业链产值的20%。

2023年,南港工业区不仅成功入选“绿色化工园区名录”,而且作为全国第一批试点,完成园区整体清洁生产审核。“面对‘双碳’目标下南港工业区的发展压力,以清洁生产审核为重要抓手,通过园区整体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工作,识别石化化工园区减污降碳存在的问题,优化治理路线,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周元驰说。

绿色低碳发展是产业变革的方向,我市高度重视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在产业结构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3.1%,比2022年提高1.8个百分点,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24.8%。工业绿色转型升级,87家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告名单,现有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154家,总量在全国处于前列。

同时我市完善市场化机制,深入推进碳市场建设,145家企业完成碳排放权交易与履约,连续8年履约率100%。截至去年11月底,全市绿电交易电量达16.59亿千瓦时,是2022年全年的20倍。

循环利用 挖掘“城市矿山”

“从‘区块链+无废城市’小程序申报‘无废机关’,不用提供纸质材料,这样每个单位都可以节省上百页的纸张,还有打印耗材。”河西区生态环境局高级工程师程雯雯说,“自创建‘无废机关’,推行光盘行动、无纸化办公以来,我局餐厨垃圾减量30%,办公用纸减量51.8%。”

作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河西区环境治理区块链+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河西区精心打造“无废细胞”,充分发挥“无废细胞”示范引领作用,并以区块链技术赋能“无废城市”建设。

“申报‘无废细胞’或者已经创建‘无废细胞’成功的单位通过‘区块链+无废河西’小程序申报产废数量,数据都是可溯源、不可更改的。区块链技术提升了监管部门对各类产废单位的监督效率和管理水平,让数字化技术对环境治理工作赋能效应逐步显现。”程雯雯说。

2023年,我市全域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建立“无废机关”等20个场景“无废细胞”评价指标,创建113个“无废细胞”。

“无废”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处置,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业内有一句话: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常人眼中的废物,在循环经济产业参与者看来,是一座“城市矿山”。为用好这座“矿山”,我市出台了《天津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鼓励经营主体在分类回收、循环利用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同时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30个碳币能领一箱沙窝萝卜。” 2023年12月20日,易物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锋说。这一天该公司以“碳币”换萝卜的兑换活动在南开区学府街西南村社区内举办。所谓“碳币”是学府街居民将垃圾投入“易物享”回收柜,按照相应的重量领取的回报。

有20余年循环产业实体经营经验的拾起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抓住数字化发展机遇,打造了B2B综合性再生资源产业服务平台“大收场共享经济平台”。“天津正在实施的绿色低碳发展行动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大收场(天津)共享经济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榕基说,目前大收场平台上已有注册商户近2000家。

目前,我市推进绿色回收进社区、进商场、进机关、进学校、进园区,推出多个线上回收应用程序和小程序,废旧物资回收体系已初步建立。

天津理工大学学生走进小学校园,和孩子们一起绘制“地球日”主题帆布包。

共建共享 提升民生福祉

推窗见绿,出门即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绿色低碳发展行动不仅关注指标变化,更注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023年获评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的子牙河(红桥段),生动诠释了这一理念。

不久前,子牙河(红桥段)河面已经结了薄冰,两岸刚硬的枝干倒映在冰面上,线条柔和了许多,一簇簇芦苇在寒风中摇摆。一只白鸟突然自苇丛中飞起,“暖和的时候,这里的鸟可多了。”红桥区生态环境局污染防治科科长杨涛说。不是周围老住户,很难想象这里是由当年脏乱差的“渔村”改造而来。“渔村”原址建起绿色生态公园,设计过程中全面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确保污水无外溢、初期雨水不入河。沿岸以湿地景观为核心构建10万平方米生态区,为群众带来触手可及的生态福利。

改造完成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水污染问题表现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是排口,核心是管网。”杨涛说。子牙河(红桥段)能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离不开全市各区联防联控,协同治理的共同努力。

走进中新天津生态城,智慧元素无处不在:大到智能科技产业、小到路边垃圾箱,覆盖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屋顶布设深蓝色太阳能电池板的绿色建筑、随处可见的太阳能无线充电座椅、装有树叶状节能灯的超市……其中,白天发电、晚上发光的“零碳小屋”最受欢迎。在建设“零碳小屋”的基础上,生态城又将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的不动产登记中心打造成全市首座实用型零能耗智慧建筑。该建筑能源自给率达112%,每年可节约17.2万度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9吨,比普通节能建筑再节能45%以上。

生态城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目前,生态城人口已突破15万,城市吸引力、辐射力与日俱增。生态城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努力让生态城经济实力更强劲、城市形象更亮丽、治理效能更彰显、生活品质更美好,推动中新双方合作迈向新高度,成为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典范。”

努力补齐社区市政配套设施短板,改造燃气老旧管网、供热老旧管网;加快推进“一环十一园”的“植物园链”建设工程,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体系,打造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畅通绿色低碳产品产供销链条,推进食品、衣着、居住等重点领域消费绿色转型……我市在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放在重要位置。

北辰区集贤里街红云新里社区组织开展旧物换绿植活动,宣传绿色低碳生活理念。

以绿为底,绘就生态画卷;逐绿前行,建设美丽天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进程中,天津将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津云新闻编辑靳永锋)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