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关注】男子冒用异地未成年人信息抵税多年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存漏洞?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作者:鲍燕编辑:靳永锋2024-04-10 23:51:00

内容提要:3月19日,家住重庆市九龙坡区的蒋女士却发现,自己女儿无法填加进她的“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项中,原因是女儿的信息已经被纳税人魏某某填报并享受扣除。

天津北方网讯:最近一个多月,不少人都在忙着2023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3月19日,家住重庆市九龙坡区的蒋女士却发现,自己女儿无法填加进她的“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项中,原因是女儿的信息已经被纳税人魏某某填报并享受扣除。蒋女士和家人并不认识魏某某,在经过一番投诉举报后,才得知魏某某纳税地点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且对方已经冒用自己女儿信息多年。

3月底,重庆市九龙坡区税务局、成都市青羊区税务局分别回复蒋女士称,经沟通,魏某某已将此前填报的信息作废。4月初,蒋女士已经成功填报女儿信息,但魏某某如何获取了女儿信息?魏某某是否还在其他方面冒用过女儿信息?未成年人信息在填写时如何确保不被冒用?等问题,蒋女士在与税务局工作人员沟通的过程中,始终未得到答复。

【举报】

孩子信息被陌生人冒用

3月中旬,看着身边朋友们都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作为全职妈妈,蒋女士想着自己今年将出去找工作,便也打开个人所得税App,着手填写起“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但让她意外的是,在填报“子女教育”一项时,她将14岁女儿魏小萌(化名)的姓名、身份证号及受教育阶段等信息填入后,逐级提交,App却弹出了一条通知。

(蒋女士填报时弹出的通知)

通知上写着:您填报的2020年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涉及人员魏小萌),纳税人魏某某已填报享受子女教育且扣除比例之和超过100%,您不可在综合所得年度汇算中享受该笔扣除,建议您与其他填报人沟通后依法如实填报……

蒋女士和家人根本不认识魏某某,起初她还以为是孩子之间重名了,可细细想来,又说不通,即使重名,孩子身份证号码也应该不同。她推测,魏某某一定是冒用了自己女儿信息,于是马上拨打了纳税服务热线。

沟通中,工作人员告诉蒋女士,后台查无此人,说明魏某某并不是重庆市九龙坡区人,工作人员称会上报重庆市税务局查明情况。

3月25日,九龙坡区税务局工作人员回复蒋女士称,魏某某是四川人,他们已经电话联系了魏某某,对方已经作废了此前填报的魏小萌信息。“我问具体是四川哪里的,税务这边不告诉我。”蒋女士说,随后,她因女儿个人信息被盗用,去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分局报警,“这时候我才知道,魏某某缴税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蒋女士报案回执单)

当日蒋女士便给成都市青羊区税务局打去了电话,“青羊区3月底给我的回复,还是说已经让魏某某注销了我女儿信息,这人盗用他人信息、逃税漏税,已经双重违法了,怎么能只是注销信息了事呢?”蒋女士说,她觉得女儿信息被泄露存在安全隐患,希望彻查清楚魏某某是如何获取她女儿信息,魏某某是否还在其他方面存在冒用女儿信息的情况。

(蒋女士与九龙坡区税务人员沟通记录)

“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只用姓名和身份证号就行,不核实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存在漏洞。怎么保证未成年人信息在填写时确保不被冒用?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蒋女士说。

4月初,青羊区税务局工作人员再次联系蒋女士,但对于蒋女士的这些问题,仍没有具体解答。4月9日,成都税务方面的工作人员第三次给她回复说,目前已经要求魏某某补缴冒用信息这几年的个税,但魏某某具体偷税漏税了多少,是否情节严重,则需要蒋女士自己到税务稽查部门进行举报。

【调查】

专项附加扣除可录入非亲属信息

2018年12月31日,“个人所得税”App软件正式上线使用。从2019年起,所有个人所得税申报的纳税人都可以下载APP,核实自己信息和身份后,完成自己的税务申报义务。

2023年8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通知》。根据《通知》,自2023年1月1日起,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其中,独生子女每月扣除3000元;非独生子女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3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不超过1500元。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填报,是否真的存在漏洞?

(记者测试发现,朋友孩子的信息能够添加至自己的“子女信息”中)

4月9日,津云记者打开个人所得税App,在“专项附加扣除”中选择填报“子女教育”,而后记者将朋友孩子的姓名、身份证号填写后,滑动下方滑块,便提示“验证通过”可以保存,操作至此,朋友孩子便出现在了记者的“子女信息”一栏中,并可以参与记者所选年份的个税汇算。

除了“子女教育”,“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和“赡养老人”在添加亲属信息时,也仅需填写彼此关系、亲属姓名、选择证件类型,填写证件号码即可。其中,“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添加子女信息后,有一栏“证明材料”可上传子女出生医学证明或其他证件的照片,但此栏为选填,非必填。

(填报时仅需彼此关系、姓名及证件号)

那么添加1名“子女教育”一年到底能省多少税?

长春市衡洋财务代理有限公司税务师高先生帮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国家规定,个人所得税免税额度为每年6万元,以“一名纳税人2023年累计工资薪金收入20万元,五险一金个人承担部分全年3万元,无任何其他收入”为例,如果该纳税人无任何专项附加扣除项,应纳税所得额为11万元,应缴个税为8480元,如果该纳税人有1名子女教育的专项附加扣除,应纳税所得额为8.6万元,应缴个税为6080元。1名子女教育扣除,可让其少缴个税2400元。

虚假信息填报并非个案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使用虚假信息填报“专项附加扣除”并非个案。

去年9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微信公众号公布了3起虚假填报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案例。

(“国家税务总局”公众号公布3起虚假填报扣除案例)

深圳税务部门在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汇算退税审核时发现,某保险有限公司营销员石某某为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虚假填报了5个子女信息。

河南平顶山市税务部门在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汇算退税审核时发现,纳税人张某某与梁某某填报的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中子女信息完全相同且扣除比例均为100%,存在错误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情况。

山西迎泽税务部门在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汇算退税审核时发现,某银行纳税人王某某在父母均未满60周岁的情况下,以祖父母信息填报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而进一步核查发现,王某某单位有5名纳税人存在类似情况。

【律师】

情节严重或将承担刑事责任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说,违法获取他人个人信息,虚假报税等行为,将承担民事、行政责任,情节严重,或将承担刑事责任。

违法获取他人信息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规定处罚。

在虚报信息抵扣个税方面,付建说,而依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相关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当地税务部门】

尚未回应

4月10日,针对纳税人在填报子女信息时,税务机关是否核实填报人与所填写子女的亲子关系?魏某某冒用信息抵税金额是否构成情节严重?魏某某获取未成年人信息渠道是否已调查清楚?等一系列问题,津云记者联系了成都市青羊区税务局,工作人员表示,记者需要通过成都市税务局了解情况。

随后,记者联系了成都市税务局,并将问题发送给相关工作人员,但截至发稿前,尚未接到成都市税务局的回应。(津云新闻记者 鲍燕)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 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