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日报 作者: 编辑:刘颖 2021-08-18 14:07:18

内容提要: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回望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以“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的历史自觉,交出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优异答卷。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我们应保持昂扬的奋斗姿态矢志前行。

  对话人:

  杨肖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副教授

  张玥 本报评论员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回望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以“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的历史自觉,交出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优异答卷。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我们应保持昂扬的奋斗姿态矢志前行。

  张玥: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密码。步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

  杨肖: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一直处在重重考验之中,从毛泽东同志提出“赶考”命题,到今天已经走过了70多年的赶考路,可以说,“赶考”已融入共产党人的血液之中,已成为我们的基因。从革命年代、建设时期、改革岁月到新时代,面对不同时代的不同考题,我们都考出了好成绩。在奋斗征程上,越是取得伟大成就的时候,我们党越能认识到还面临着各种现实问题,这就是清醒;越是面对各种挑战,越有充足的信心、信念去攻坚克难,这就是坚定。正是这两者使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始终做到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永远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不断向新的更高目标迈进。

  张玥: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走好新的赶考路,该如何理解“两个务必”的深刻内涵?

  杨肖:“两个务必”既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党未来肩负的历史任务的深刻思考,其中的自我警示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今天做到“两个务必”,必须要深刻理解其中包含的忧患意识以及高度的历史清醒。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但必须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了新特征新要求,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了新矛盾新挑战,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存在,我们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因为成就而懈怠。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发展环境中,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始终保持头脑冷静,从容应对各种考验。

  张玥:奋力走好新的赶考路,特别需要保持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我们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天津之为,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许多难关要攻克。

  杨肖: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会激发出强劲的战斗力,而其中的关键在于把精神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十四五”时期,天津要基本实现“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这些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以解放思想引领实践创新,做到敢于破旧立新、勇于自我超越,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这就需要发扬革命精神;还要能较真碰硬、攻坚克难,勇于担当作为,这就需要发扬拼命精神。

  张玥: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赶考”最终的落脚点,也是在人民。要想考出好成绩,需要保持一颗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杨肖:要让人民这个阅卷人满意,首要的是自觉锤炼党性修养,将宗旨意识深深植根于内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打牢为人民服务的根基。在脱贫攻坚中有1800多人牺牲在一线,他们用生命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他们为什么能够如此奉献和牺牲?就是因为心中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以“无我”之心担为民之责,这就是赤子之心最生动的写照。考出好成绩,还要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有本领依托,才能更有力地消除群众生活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给人民群众带来真切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