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 住津全国政协委员建言文化铸魂助力乡村振兴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日报作者:孟若冰 刘平 韩雯编辑:孙畅2021-03-11 07:40:35

内容提要: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就是乡村振兴的魂。通过哪些方式,更好发挥文化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今年全国两会上,不少委员就此给出自己的建议。

天津北方网讯: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就是乡村振兴的魂。通过哪些方式,更好发挥文化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今年全国两会上,不少委员就此给出自己的建议。

将民间文化之乡创建

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整体谋划

  “文旅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财政部等部委应将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创建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整体谋划,加大资金投入,统筹推进。”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金永伟提出建议。

  “实施乡村振兴,迫切需要加强对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引导,使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有机地融入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焕发新的生机。”金永伟认为,要突出特色,建立分层级评审命名体系。可借鉴非遗项目名录体系建设的经验,进行分层级命名,建立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文化艺术之乡命名体系,扩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覆盖面和影响力。挖掘扶持一批民间文艺的能人巧匠,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并搭建好特色民间文化艺术展示展演平台,便于广大群众自发自觉地参与。

培养辅导员利用新技术

推动乡村文化建设

  “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基于这样的思考,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美术馆副馆长卢永?提出建议,要不断增强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我经过调研发现,个人的文化情结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带头作用应当得到鼓励,同时,政策的支持力度也需要加强;并且要制定好规划和措施。”卢永?表示,要立足地方特色,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在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性,政府应制定政策、措施促进各门类传统文化艺术在乡村活跃起来,帮助乡村确定能形成产业的门类,达到既传承优秀文化艺术,又带动一批人就业,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同时,启动乡村文化扶植项目,在文化产品开发、传统建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方面设立专项。参照城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方式,在乡村中培养“文化辅导员”,带动乡村文化艺术生活的活跃与发展,成为乡村文化的传播者,进而使乡村文化在振兴乡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卢永?还提到,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宣传乡村文化建设成果。(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