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野:从100到1000 闯进未知海洋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广播电视台作者:张家正编辑:李彤2022-10-28 20:29:31

内容提要:从100米到1000米,对于从事水下推进器研发的韩野来说,是向卡脖子技术发起的挑战,是一次次失败中的崛起。十年攻关,为深海动力烙印上“中国标签”。来看今天的“奋斗者正青春”。

如不能正常浏览请选用IE浏览器

天津北方网讯:从100米到1000米,对于从事水下推进器研发的韩野来说,是向卡脖子技术发起的挑战,是一次次失败中的崛起。十年攻关,为深海动力烙印上“中国标签”。来看今天的“奋斗者正青春”。

  1991年出生的韩野,从小就对电、对磁铁特别感兴趣,没少折腾家里的电器。上大学时,韩野跟着老师,参与用水下机器人检修大坝的项目。大坝在贵州黔东南大山深处,每年要检修一次,之前都是靠蛙人下潜,水下情况复杂、能见度差,也危险。管理方想用机器人替代人工。当时,下潜的深度是100米。可就是这100米,团队20多人,用了将近1年时间,才完成。

  我们中国人就做不出来吗?当时,船舶制造、水利设施,都需要水下推进器。国家需要、市场需要,毕业后,韩野下决心创业。可是,真正进入这个领域后,他发现,限制远不止于此。

  到底该怎么做?关键核心技术的命门在哪里?在水下,深度每增加100米,推进器就要多承受3000公斤的压力。越往下,材料越关键。因为做过大坝项目,团队3个人,就把100米作为一个单位,100米,一个一个去突破。

  从100米到200米,他们用了半年多,尝试了20多种不同的材料,光报废件,加起来就有三百多个。在一次试验失败后,3个人中的一个人,选择退出。

  深海探测是国家需要,韩野知道,在这个领域,跟他一样,还有一批默默无闻的人,但,功成不必在我,多一个人,距离成功就能再快一些。抱着这个信念,韩野恶补自己在材料、结构方面的知识短板,抓住每一次学术交流会议的机会,去结识行业里的专家。

  专家们给出了大量专业建议,也让韩野逐渐摸索出了一种特殊的钛合金材料,成功从200米跨越到了300米。2015年3月,400米;7月,500米;12月,600米……2016年11月5日,这一天,他们终于实现了1000米。

  攻破核心技术,中国船舶等央企,中科院、哈工大等科研院所的潜水设备,陆续用上了韩野的产品,替代了进口。韩野他们,在突破了1000米之后,又用了三年时间,实现了推进器在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洋底的应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语青年人“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让韩野和团队面对星辰大海,立下誓言,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津云新闻编辑李彤)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 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