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牢牢端稳中国饭碗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广播电视台作者:李莹编辑:李彤2022-12-17 20:09:00

内容提要:今年10月,天津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成。临近年底,这里的研发人员正在对收集上来的种子加紧入库,用科技为种业振兴赋能,让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如不能正常浏览请选用IE浏览器

天津北方网讯:今年10月,天津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成。临近年底,这里的研发人员正在对收集上来的种子加紧入库,用科技为种业振兴赋能,让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王超楠从事萝卜育种工作已经十多年了。再过一个多月,她们新选育的1000多份萝卜材料就要进行人工授粉了。这个过程,王超楠每年都要进行一遍,不停地筛选,只为了培育出真正想要的品种。

  选育出的优质材料,王超楠他们都会以种子的形式保存下来,这样就能留下植物的性状,像高、矮、甜、酸这些最原始的基因,有助于之后的繁育。

  现在,王超楠的这些种子,都可以放到天津种质资源库保存了。因为资源库建成投用不久,每天都有上百份种子收集上来,这会儿正是入库的高峰期。在这座占地近两千平方米的资源库里,可以存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等多个种类,40万份种质资源。其中,短期库储存科研院所、企业随时会调用的种子,可以存放3到5年。在超低温的中长期库里,种子最长能保存五十年。经过机器筛选、人工筛查、成活率检测等多道关卡后,种子才能装瓶密封。

  与种质资源库同步建设的,还有瞄准产业需求所设立的表型数据库以及基因组库。研发人员正在对收集上来的种质资源,提前进行性状分析和精准鉴定,并将数据上传,形成一个种质资源库的数字孪生体系。现在,王超楠所储存的上千份种子不光全入了库,后期,他们还会和种质资源库合作,对收集上来的一些原始萝卜种子进行精准鉴定,在选育新材料前,打好基础。

  眼下,尽一切可能,收集原始的种质资源,应收尽收,是研发人员工作的重点。电话那头传来消息,在西青区杨柳青镇,有农民在苗圃地里发现了野生大豆,并把种子,存了下来。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直以来,大豆育种一直是我国的卡脖子技术。眼下,农科院生物所正在对大豆的耐盐碱性,展开性状分析。这些野生大豆的种质资源,至关重要。这段时间,工作人员已经在蓟州区的于桥水库、武清区的大黄堡湿地等多地,找到了三份野生大豆种子,正在逐一进行基因组测序。(津云新闻编辑李彤)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