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爱豆】他在天津第一个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的种子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津云作者:王曾编辑:付勇钧2019-09-30 12:02:16

内容提要:北京景山公园东侧的一条小巷子,四合院大门口,几位老奶奶坐着马扎倚着石墩,闲拉着家常,享受着胡同悠闲的时光。四合院的斜对面,是北京一家国企单位,本次约访的对象李晓莉就在这里工作。

天津北方网讯:北京景山公园东侧的一条小巷子,四合院大门口,几位老奶奶坐着马扎倚着石墩,闲拉着家常,享受着胡同悠闲的时光。

四合院的斜对面,是北京一家国企单位,本次约访的对象李晓莉就在这里工作。

初见李晓莉,她身材高挑,一头短发;语速稳重,脸上始终保持着微笑。作为李大钊的曾外孙女,李晓莉最近几年做了很多关于李大钊的研究。

“不愁不惧"的精神对后人影响最大

李晓莉说,李大钊给其子女的印象是,他每天都很忙,在家里的时间极少,但他说话声音清晰洪亮。

李大钊很爱孩子,对孩子和蔼可亲。一次女儿打碎了碗,妻子赵纫兰斥责女儿,而李大钊却说:”她打碎碗心里已经很难过,不要再责备她了。”

虽然疼爱孩子,但李大钊对孩子的教育十分严格。有一次,女儿埋怨家中的饭菜不好。李大钊却说:“你知道吗?唐山的工人二天只挣两角钱,矿上还不管饭,一头驴一天还要用5角钱的饲料喂它呢!”

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史学系和经济系讲过“唯物史观研究”“史学思想史”“史学要论”“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还曾经到女子高等师范、北京师范大学讲过“女权运动史”、“社会学”等课程。

他的朋友很多,有同仁、同志、朋友、学生。他尤其热爱青年,经常有许多听过他讲课的学生到家里来和他讨论问题。只要他在家中,来访的人就多了起来。

李大钊从小看到劳动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下生活的艰难与困苦,他深切地同情劳苦大众,一生都是为劳苦大众的解放而斗争。

他接受过传统的儒学思想教育,也比较早地接受了“新学”,读过许多进步的文章和书籍,从青年时期起,他就立下了救国救民的大志,寻找挽救国家和民族的道路。

李大钊教育子女要“逢山不愁,遇海不惧”。他为救国救民勇敢探索、从容无畏的精神对后代的影响最大。

赵纫兰一生“三件事”影响后人

李大钊能够走上救国救民的道路与妻子赵纫兰是密不可分的,夫妻二人同是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人。

网上的一些文章认为,赵纫兰是一位普通家庭主妇。李晓莉并不这么认为,她通过研究发现,赵纫兰是一位没有学历但能读书识字通达贤惠又自立能干的女子。李晓莉认为,赵纫兰一生中有三方面最值得后世纪念。

一是赵纫兰鼓励和资助李大钊求学、默默支持他的事业。李大钊家比较贫困,求学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费用大部分是赵纫兰在家努力经营筹措而来的。

在升学选择上,赵纫兰让李大钊“逛高山,看大海”,意思是让李大钊走远点,去好的学校求学。

她了解李大钊事业的意义,能够理解丈夫把大部分薪水用在救急助困和工作上,毫无怨言地拿出自己的陪嫁解决生活之需。

赵纫兰曾对子女说过李大钊是一个先知先觉的人,指的就是他的好学和较早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二是在李大钊牺牲后选择了坚韧和坚守。赵纫兰一边抚慰化解子女们心中巨大的悲痛,哺育年幼的孩子长大,一边想方设法让子女回北京上学,教育子女一定要学习报国,不负先烈。

据李大钊的女儿回忆:“有一段时间家里陷入了山穷水尽、忍饥挨饿的困苦。在寒风凛冽的冬天,我们坐在炕上喊冷,母亲支着病弱的身体进进出出推磨、抱柴、烧炕、做饭,从不叫苦,也从不呵斥我们,我们从母亲身上看到的是坚强和吃苦耐劳。”

为了子女完成学业,赵纫兰写信恳请周作人、刘清扬故旧亲友等帮忙筹划,终于在1931年解决了孩子们的读书问题。对于这些帮助,赵纫兰总是念念不忘,让子女们记住并长大回报亲友。

最重要的一方面,赵纫兰在难以支撑的病困苦难中坚强支撑了6年后,1933年初回到北京完成了丈夫身后存言和入土两件要事。

为了李大钊存世的文稿(李乐光、赵玉等亲属冒着生命危险收集保存下来)出版,她再次拜访请托周作人帮忙。几经磨难,由鲁迅作序的《守常文集》于1939年首次出版(全部被没收)。1949年上海解放后《守常文集》得以再版。

为停放在浙寺六年之久的李大钊灵柩入土安葬,赵纫兰多方奔走求助丈夫的北大故旧友人。最终李大钊的灵柩迁葬于万安公墓。

一个月后的1933年5月,赵纫兰因心脏病逝于协和医院,享年49岁,她的灵柩被安放在丈夫的墓侧。

李大钊夫人赵纫兰

从天津走上救国道路

“天津对李大钊的影响太大了,可以说李大钊是从天津走上了法政救国道路。”李晓莉说。

梳理李大钊的经历不难发现,他从1907年到1913年进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堂求学。在这里他遇到了恩师白雅雨,接受到了新思想。

白雅雨出生在江苏南通,1904年随蔡元培加入光复会(后随蔡一起入同盟会)。1908年在天津的北洋法政学堂任教。

白雅雨的革命思想影响了李大钊,也团结了一批有革命倾向的青年。武昌起义后,白雅雨在北方策应发起滦州起义,以进攻京津为目标,直捣清朝老巢。可惜由于叛徒出卖,起义军在向天津进攻途中,遭清军阻击,白雅雨在古冶被捕,最终壮烈牺牲。

李大钊在天津求学期间,曾参加过第四次国会请愿运动。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堂推定白坚武、李大钊、胡宪,徐铮、蓝鸿翥等八人为代表,参加游行示威。虽然最终立宪请愿运动被清廷镇压下去,但立宪派的参加者,却大多转向了革命派。

1912年,李大钊加入了中国社会党,被选为天津支部干事。

1913年冬初,李大钊从天津乘船东渡日本留学。

向觉悟社进步青年宣讲马克思主义

觉悟社诞生于“五四运动”高潮时期的天津,二十名社员中男女各半,以示男女平等。其中,周恩来、张若名、刘清扬、邓颖超、马骏、郭隆真等人都是当时天津反帝爱国学生运动中的领导者和骨干。

1919年9月21日,就在觉悟社成立的第五天,社员就邀请李大钊到觉悟社座谈。

据觉悟社社员回忆,当时李大钊先生坐在门口的一张靠背椅上,穿着一件蓝长衫、外罩一件黑色马褂,和十几个觉悟社社员在一间小房子里,像一家人一样和睦友好地叙谈着。社员们都站着听李大钊讲话,李大钊那种和蔼可亲、虚怀若谷的长者气度,不断勉励年轻人的话语,让社员们倍感亲切。

在同觉悟社社员们的谈话中,李大钊对觉悟社青年纯洁进步和“男女平等,社交公开”的先行创举,尤为赞许、充分肯定。

李大钊还向社员们讲了他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并勉励社员要注意研究世界革命新思潮,好好阅读进步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探索革命真理,为改造中国而奋斗。

这次活动后,在李大钊启发下,觉悟社社员认真阅读李大钊发表在《新青年》上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

此外,李大钊还给青年们作了公开讲演,内容主要是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谈到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必须坚持到底。一要不承认一切卖国条约和密约,二要实行民族独立自决,三要打倒卖国贼和一切危害人民的人。

李大钊在天津第一个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的种子。

2019年9月,在觉悟社成立百年之际,李晓莉应邀来津参加“百年觉悟”纪念活动。她参观了觉悟社旧址,在李大钊曾经演讲的地方停留了很久。这里让她感觉亲切,似曾相识。

在北京,李晓莉工作的地方不远处就是京师大学堂、北大二院的旧址,这里曾是李大钊讲学、宣传新思想的地方。现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都会经过李大钊曾经停留过的这些地方。对李晓莉来说,与李大钊有关的记忆,还有许多地方等待她去挖掘。(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

2019年觉悟社一百周年,李晓莉(左三)与友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3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