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实训中心”打造“大国工匠”的“淬炼场”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今晚报作者:李杨编辑:孙畅2021-11-03 08:33:53

内容提要:清晨6点,海教园空旷的街道跑来一群年轻的身影,中国(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2021级“工匠涵养”班的学生们开始了4.5公里的晨跑锻炼,这是他们每天必“打卡”的日程。接下来,晨读分享、日常培训、思政学习、讨论活动、每日总结……“准工匠”的一天忙且累,却充实而快乐。

  被总书记称作“多面手”的王传龙(右)正在指导“工匠涵养”班学员王琪瑞进行数控加工实训。  

天津北方网讯:清晨6点,海教园空旷的街道跑来一群年轻的身影,中国(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2021级“工匠涵养”班的学生们开始了4.5公里的晨跑锻炼,这是他们每天必“打卡”的日程。接下来,晨读分享、日常培训、思政学习、讨论活动、每日总结……“准工匠”的一天忙且累,却充实而快乐。

  什么是“匠”?对于刚刚20岁出头的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大三毕业生王琪瑞来说,一开始并没有特别深刻的理解。“我是学数控加工专业的,听说涵养班招生就报了名。”王琪瑞的想法挺简单,立身处世,只有掌握一技之长,才是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环境都“拿不走”的。经过层层选拔,王琪瑞成为2021级“工匠涵养”班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的学员。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对于“工匠”的理解渐渐改变了。

  “开学第一课,王老师就打趣地问我们如何理解‘匠’?”有人说“匠”就是手艺人,有人说“匠”就是高级技术工,大家的答案五花八门。“‘匠’,就是要有一辈子只干一件事的信念和勇气!” 王老师的话掷地铿锵,仿佛火种,瞬间点燃了王琪瑞以技能报国的决心。

  未经寒彻骨,哪得梅花香?面对半封闭军事化管理的“淬炼”,王琪瑞开始拼命学本事,短短三个月,他的零件加工水平就从误差0.3毫米提升到了“0”误差。王琪瑞说,“我要把‘大国工匠’的大梦想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一步步实现它!”

  王琪瑞所说的王老师,是如今任职中国(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现代制造教研室主任的王传龙。每当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八年前来中心考察时的一幕,他仍觉心潮澎湃:“我还记得那天实训课特别多,习总书记每走到一个实训设备前都很认真地向我询问,他尤其关心学员们学到了什么、对就业有没有帮助、以后走入社会能不能用得上,并嘱咐我们要培养更多的‘多面手’,话语中充满关切。”习总书记对职业技能教育工作的高度关注,让时任教师的王传龙更有干劲,作为“工匠涵养”班的设计者,他已经连续带了三届学生,一届比一届水平高:“我们根据新时代的专业特征、发展趋势、岗位对接、生源变化等进行课程调整,到今年已经设置了28个培训模块,并对标国家职业技术标准,在不同学期、不同阶段组织大家深入企业学习实践,让学生们能够真正实现从‘学’到‘用’的有效衔接。”

  八年前的深情嘱托言犹在耳,八年前的殷殷期盼片刻不忘。八年来,“中天实训”砥砺奋进、开拓创新,一代代高水准、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从这个“大国工匠”的培养摇篮,走向祖国的五湖四海,散作满天繁星,点亮了新时代“技能强国”的人才梦与中国梦。

  “正是按照习总书记擘画的蓝图,我们将服务职能主动融入新格局,推动技能人才高质量培养取得新进展。”中国(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主任刘玉亮告诉记者, 目前,“工匠涵养”班已成为该中心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的一大“亮点”,为期一年的小班教学涵养模式,从思想、心理、精神、技能四个维度,倾力打造出一批又一批精益求精、技艺高超、专注敬业的新时代“准工匠”。今年新一届涵养班还结合东西部协作模式,拓展招收了4名甘肃学员,其中2名是甘肃培黎职业学院的教师。毕业后,他们将把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天津模式”“天津经验”带回家乡,传授给更多人。(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3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