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粮”策】万里挑一的“种子选手”成了全国冠军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作者:段玮 摄影记者蒲永河编辑:刘颖2022-06-19 12:20:25

内容提要:“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天津北方网讯:“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彼时,天津市杂交粳稻品种创新及应用团队助理研究员路信正在海南南繁基地照看来自天津的近万份水稻育种材料。总书记的话让他倍感振奋:“总书记的嘱托是对咱育种人的一种莫大的激励。我们一定全力做好这件关乎饭碗的大事,让全国人民放心!”

  每到冬天,津门大地万物冰封。气温的降低让育种工作产生了“空茬期”。为了不影响品种繁育的进程,科研团队常常需要争分夺秒,带着天津的稻种飞往海南继续工作,以确保育种不间断。

  这样的工作一年两季,年年不停。

  每年11月至来年5月,路信都会陪伴一批又一批天津水稻到海南越冬。这并非是一场闲适的度假,田里和实验室里都有大量的工作等着他去做。

  “每天早上6点就要到田里,播种、插秧、整理田地……很多活儿。特别是春天的时候,水稻刚结穗。这时我们需要严防死守,防止试验田周围的鸟雀、老鼠等小动物来偷吃辛苦培育出来的研究成果,白天黑夜都不敢合眼。”路信说。

  清明时节,春风又绿津门。在海南过冬的小苗儿要回家了。

  到达天津机场,经过消杀之后,回家的水稻种子要陆续经过浸种、催芽、播种、育秧等环节,才能移栽到位于宝坻、武清、宁河、津南等育种示范基地的试验田里。还有一部分稻种将进入天津市农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在那里它们肩负着天津育种人的期盼,乘着科技的翅膀,开启了一粒米从种子“芯片”到百姓饭碗的旅程。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

  在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的实验室里,仪器下的操作正在改变着种子的微观世界。

  “分子育种技术已经成为现在我们新品种选育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就是通过给DNA做‘标记’来直接选择并聚合水稻的优点,改良其缺点,从而培养出更加优质的品种。”苏京平是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和水稻打了20年的交道。2002年,从学校刚毕业的他跟着老师下田学习育种技术的时候,靠的更多的还是“经验”。

  “一把尺子一杆秤,用牙咬,用眼瞪!”提到以前的“土法子”苏京平说,老一辈育种人工作条件特别艰苦,用尺子量稻株高度,用杆儿秤来秤产量,嘴尝眼观分辨稻米的品质,日晒雨淋都是家常便饭。而现在,科技的进步一日千里,从种子孕育之初,科研人员就能从基因上测定一个品种是否有香味、是否抗病。

  “育种是要靠传承的,一个优良品种往往是一代一代人的努力,一代一代成果的叠加。”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王胜军研究员告诉记者,农科院的前身是军粮城稻作试验站,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1978年,天津市成立了农业科学院,组建起第一代科研团队,开始培育水稻新品种,到现在已经有三四代人的传承。

图注:上世纪70年代,天津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田间召开现场工作会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国家南繁基地考察期间,曾关切地询问天津小站稻的情况。这让天津“水稻圈儿”欢欣鼓舞。

  总书记所牵挂的,正是天津要着力做好的。那一年,天津提出了小站稻振兴计划,着力打造这一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力挺小站稻“出圈”。

  王胜军认为,小站稻想要实现新发展,就要从提高产量、提升品种质量两方面入手。而培育良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走下了实验台,凝聚在一粒小小种子里的新生命又被研究人员小心翼翼地送进了智能化水稻育种温室。犹如一个婴儿暖箱,温室可以模拟不同条件下的光照、湿度、土壤成分,呵护着一株株等待筛选、优化、杂交等实验的水稻小苗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水稻育种通常是由2-3个优良亲本杂交而成,通过“混血”让新品种继承父辈的优点,筛选掉缺点。而这种选择通常都是“优中选优,万里挑一”。

每年,杂交粳稻品种创新及应用团队都要培育几千个组合,期待它们能够产生出具有不同特长的“后代”。近十年间,数万个亲本组合产生了奇妙的繁育反应。经过科研人员的精准筛选,一共培育审定了40多个品种。

  然而,这种筛选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并不容易,因为农作物生长需要很长的时间跨度,很难提前预测一个品种长大后究竟表现如何。所以培育一个优秀的品种,就像培养一个孩子长大成人,培育良种的选拔从“幼儿园”就开始了。

  “选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筛选的过程中,有的品种可能渐渐就长歪了,或者品质很差,还有的爱生病身体弱……所以,在选择优良品种的时候,我们通常会划定一道‘门槛’线:产量低的不要、易倒伏的不要、抗病性不好的不要……当表现不佳的品种被淘汰掉后,等到最后进‘高考’考场的时候,就只剩下了很少的几个品种。”苏京平所说的“考场”指的是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试验。在这里,来自全国各地的育种团队都会带着自家最优秀的品种“参赛”。

  2018年,在经过团队内部2年的预赛擂台评比后,团队最终敲定了金稻919和金粳518作为“种子选手”代表天津去参加全国相应稻区的品种比较试验。之所以选定这两个品种,是因为它们各自“身怀绝技”。

金稻919由津稻169、津稻179、京香132三个亲本杂交选育而成,既有颜值,味道又香,是高品质水稻的结晶。不仅好吃,还具有亩产750公斤的产量优势,结实率可以达到93%,出米率到达71%以上,实现了优质和产量的协调统一。为了打出名号,研究团队还特别给它起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金稻919。“我们想,让新研制出来的种子叫919,象征咱们种业科技也能实现自主可控,作为咱稻田里的‘大飞机’一飞冲天!”苏京平说。

而金粳518则是天津首次自主培育成功的直播稻品种。不需要传统的育秧、插秧环节,种子直接播种到土地里就能长,不仅可以节省大量农业用水,减少水田产生的温室气体,还能大大降低春季水稻种植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省去育秧时所需的大量劳动力。是一种生态友好型的节水水稻新品种,对种植业实现“双碳”目标有着积极意义。

  凭着诸多优势,2020年,天津选出的优秀种子“选手”在国家级“考场”上正式获得了国家稻品种审定认证。此外,金稻919获得“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一等奖,被推荐为小站稻优质品种,加入津稻9618、津原U99、天隆优619、津川一号等优质小站稻品种的行列。这些优秀种子选手的诞生,让天津小站稻育种进入国内领先行列。

  “孩子”长大了,有出息了,科研团队从心底感到欣慰。因为,育种着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金稻919”从2011年启动育种工作开始,到2020年正式拿到审定证书,前后历经近十年时间。失败、枯燥、重复……都是家常便饭。

  “像金稻919这样成功的情况在我们这里属于少数。大多数的时候是失败的,因为选着选着,一批品种有可能半途就全军覆没,没得可选了。所以能够成功培育出一个品质好、产量高、受市场欢迎的新品种是很不容易的。”王胜军感慨道。

  研发周期长、不容易出成果、工作辛苦……这些特点让“育种”在很久以来都挤不进“热门”研究领域。搞种业,有的人走了,有的人放弃了,但也有人坚持下来了。

  在王胜军看来,育种是一项需要“坐得住”的事业。没有一股子“把冷板凳坐穿”的咬劲儿,很难坚持下来。育种又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必须踏踏实实地做下去。“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我们必须要守得住自己的初心。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为我们作出了榜样,这也是我们将要为之奋斗终身的目标。”

  (津云新闻记者段玮 摄影记者蒲永河)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 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