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秦斌:加快推进数字航道建设 提升航行效率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作者:刘畅编辑:刘颖2023-03-05 14:39:30

内容提要:数字航道是水路交通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减少船舶等待时间,降低物流综合运输成本,有效提高航道的发展以及对航道资源的开发再利用,对提升航运安全性及航行效率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同时,数字航道还可以促进沿海港口城市的快速发展,为建设交通强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新动能。

天津北方网讯:数字航道是水路交通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减少船舶等待时间,降低物流综合运输成本,有效提高航道的发展以及对航道资源的开发再利用,对提升航运安全性及航行效率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同时,数字航道还可以促进沿海港口城市的快速发展,为建设交通强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新动能。

全国政协委员、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秦斌说:因为我分管国际业务,前几年去欧洲,发现他们前端的大宗商品运输多使用内河航运,调度水平也很高。在比利时当地调研时发现,他们的调度如此精细化,与数字化程度高是分不开的。我国的物流系统更多强调的是公路,实际上水运的物流成本更低。

因此,基于工作上的观察和调研,秦斌提出了加快推进数字航道建设的提案:我认为应该从国家层面对海港的数字建设做一个长远的规划,包括以后的江海联运要连通起来,来真正地降低水运物流的成本,提高效率。

  数字航道是指在电子航道图的基础上,利用智能传感器、物联网、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技术,自动获取航道系统要素信息,通过融合处理与深度挖掘,动态发布航道有关信息,实现航道规划科学化、建养智能化、管理现代化,为航运企业运输决策、船舶航行安全、海事监管、政府水上应急救援等提供全方位、实时、精确、便捷的服务。

2020年,长江数字航道全面应用,长江航道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长江航道现代化建设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除长江外,京杭运河干线、西江航运干线和部分省市也开始尝试数字航道建设。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世界各大港口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不仅局限于港口硬件方面,更主要体现在港口的数字化建设与应用。

我国港口规模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56.8亿吨,在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前10名的港口中,中国占有8席。截至2021年底我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8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航道数字化建设发生了较大变化。行业数字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积累了丰富的水路运输管理信息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未来,数字航道建设对于水路运输的发展至关重要,数字航道建设和相关产业布局需有序、快速推进。

  秦斌说,建议有关各省市发布数字航道发展规划,建设统一标准的数字航道。有关各省市需要及时开展与之配套的数字航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采用统一标准数字航道建设技术,实现支线与干线数字航道的相连、相通、相容,形成全国内河数字航道体系,提升航道运行保障能力、协同监管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海港数字航道建设,实现内河与海港数字航道相通。国内数字航道建设以长江干流、支流航道为代表的内河航道为主,建设规模逐年增加,技术体系日臻完善。但沿海港口的数字航道建设尚处于发展初期,与内河数字航道相比差距较大。国家有关部委应从顶层设计角度编制沿海港口数字航道发展规划,使用与内河统一的技术标准建设沿海港口数字航道,逐步实现内河数字航道与海港数字航道的相通、相连,完成江海联运的智能化数字航道建设。

希望通过天津港的数字化升级,提高聚集效应,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能吸引北京的一些企业落户滨海新区,来带动整个区域发展,帮助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秦斌这样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提升京津冀三地民生福祉的最直接体现。基于对生态协同的关注,秦斌提出了制定《永定河保护条例》的提案。

他说,永定河是首都北京的母亲河,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生态廊道,也是国家水网建设骨干水资源配置通道,其保护治理直接关系到京津冀的生态安全、首都水安全和政治安全。20世纪60年代以来,永定河流域生态系统退化、水资源过度开发、河道干涸断流、水质污染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京津冀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也对首都水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当前永定河保护治理面临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亟需由国务院制定出台《永定河保护条例》予以解决。(津云新闻记者刘畅)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