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村”里客满堂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新华社作者:编辑:靳永锋2020-10-06 20:35:40

内容提要:“十一”长假,天津市蓟州区渔阳镇西井峪村里满是游客。天蒙蒙亮,村内一处民宿院落里,29岁的民宿主人周云龙已经开始忙碌。

天津北方网讯:“十一”长假,天津市蓟州区渔阳镇西井峪村里满是游客。天蒙蒙亮,村内一处民宿院落里,29岁的民宿主人周云龙已经开始忙碌。

“从6月恢复营业起,咱家的民宿基本没空过,每天都满满当当。”周云龙边忙活,边和早起的客人聊着天。

周云龙家的好生意,得益于别具特色的村居风貌。西井峪村四面环山,村民们就地取材,石头巷,石头墙,石头屋,古朴宁静。

虽然如今“石头村”成了西井峪村的“名片”,但以前,这里却是困住乡亲们的“石窝窝”。

缺地少粮,大部分村民便开始“靠山吃山”,以开石采矿为生,周云龙的父亲周志华也曾靠拉车运石勉强养家糊口。

“小时候总能听到开山炸石的声响,有时房子都跟着发颤。山里污染严重,天空常是灰蒙蒙的,家里银杏树的叶片上总落着一层尘土。”周云龙回忆说。

粗放的发展模式,不仅没让村民摆脱苦日子,还欠下了大笔“生态账”。2005年,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采石场被叫停,村民们不得不谋求新的出路。周志华给拉石头的车上了锁,在自家堂屋摆上八张单人床,开起了农家院。

周志华说,最初发展乡村旅游时,凭借好风景和价钱便宜,一时间西井峪村游客也不少。但没过几年,“靠走量、管三餐”的低端路子便“不灵了”,村子渐渐没了吸引力。

游客不愿来,农家院经营就难以为继。2009年,周志华摘下了农家院的招牌,靠着代代相传的手艺,干起了垒石盖房的活计。

2015年,沉寂的西井峪村迎来了转机。为了突破瓶颈,镇里提出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思路。还是主打乡村旅游,但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村庄开始向高质量、精品化方向转型。镇村携手,一手抓生态环境建设,一手抓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西井峪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栽树植草、修复山体,被毁坏的山体重新披上了“绿衣”;路面加宽、管网入地,基础设施逐步换代升级;高端民宿落成、配套产业入驻,旅游业态渐趋多元……随着乡村面貌日新月异,游客们又纷纷回到了西井峪村。

同样回到村里的,还有完成大学学业的周云龙。回家乡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2018年开始创业,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

“看到村里发展得越来越好,自己也希望把学到的知识带回来,让更多游客感受到西井峪村的美。”周云龙说。

修缮石院、改造正房……周云龙将自家小院整饰一新。时隔多年,描画着院内银杏树风姿的民宿招牌重新挂上了院墙。2019年,周云龙家共收入十余万元,不少游客成了小院的“铁杆粉丝”。

如今走进西井峪村,远方层峦叠翠、云朵舒卷,村内景致秀丽、石巷悠长。西井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维东介绍说,2019年西井峪村旅游收入超过800万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4万元。

依靠绿色发展理念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天津市蓟州区的更多村庄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截至目前,蓟州区共有2500多户农家院,带动约6万名农民就业,西井峪村、郭家沟村、小穿芳峪村等7个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望着远处的山景,周维东感慨道:“原本周围不少山村里都有石头房,‘石头村’的村居保留得更为完好的原因其实是当时村民太穷困,盖不起新房。谁承想现在石头房成了我们的‘宝贝’,村民谁也不舍得搬出去,还有不少‘新村民’抢着住进来。”

山中生活“不羡仙”。周云龙看着自家宾客满堂的民宿说,自己从没后悔过回乡创业的选择,“现在生活充实又幸福,日子一天比一天甜。”(津云新闻编辑靳永锋)

   原标题:“石头村”里客满堂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3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