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日报作者:张小蕾 张文英编辑:邓坤伟2023-12-01 08:16:04

内容提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只有不断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才能不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天津北方网讯: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文化主体性”的重大论断,深化了党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这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都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新时代新征程,巩固文化主体性,必须深入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关切人民群众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深入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只有不断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才能不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巩固文化主体性,必须深入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新时代文化主体性的有力体现,它从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责任使命、功能价值等方面,提出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揭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实现了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内在统一,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真理品格,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巩固文化主体性提供了科学指引。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文明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缺失了文化主体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将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巩固文化主体性,必须深刻把握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并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有着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并不意味着停滞不前,更不是僵化守旧,而是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革故鼎新,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大一统理念是贯穿中国历代政治格局和思想文化的主线之一,更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促使中华文明形成“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中华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出鲜明的文化主体意识和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形成了强大的文化定力和文化自信,促进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正是这种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让包容性成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人认为“和”是自然法则,“和合共生”“天下大同”是人类社会的理想境界,中华文明“和”的文化基因在历史发展中型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形成了中华文化“和”的智慧。

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关切人民群众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的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价值所在,只有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创造性提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原创性概念,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化创造,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巩固文化主体性,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在推进文化创新创造的过程中,坚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巩固文化主体性,要以人民为中心,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是中华文化的生命禀赋和生存耐性,中华民族早就懂得“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力量。国际话语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巩固文化主体性,要注重塑造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要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开展深层次、多样化、重实效的思想情感交流;要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在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上下功夫,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要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要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作者张小蕾、张文英均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基地研究员,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副研究员)

(天津日报12月1日09版理论创新)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