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新生·名校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作者:日报记者 宋?编辑:尹辰辰2021-07-01 08:32:58

内容提要:马蹄湖、新开湖、老校钟……走在绿荫下的大中路,很难想象如今朝气蓬勃、气象一新的南开园已走过了百岁华诞──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记录着救亡图存、饱经沧桑的百年历史,织就一幅丰厚的人文画卷。
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主教学楼。
木斋馆、思源堂、秀山堂在海河教育园南开大学新校区复建。
海河教育园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
天津大学七里台校区第九教学楼。

南开大学

公能日新 爱国奋斗

天津北方网讯:马蹄湖、新开湖、老校钟……走在绿荫下的大中路,很难想象如今朝气蓬勃、气象一新的南开园已走过了百岁华诞──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记录着救亡图存、饱经沧桑的百年历史,织就一幅丰厚的人文画卷。

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

1919年,五四运动波澜壮阔,国家危难之际,严修、张伯苓选择了教育救国之路,南开大学应运而生。南开初创之时,校父严修便提出了“尚公”“尚武”“尚实”的主张。1934年10月17日,张伯苓校长总结30年办学经验,在南开学校建校30周年纪念会上宣布,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校训。在张伯苓看来,“允公,是大公,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正己教人,发扬集体的爱国精神。允能,是要做到最能,要建设现代化国家,要有现代化的科学才能。所谓日新月异,不但每个人要能接受新事物,而且要能成为新事物的创造者;不但要能赶上新时代,而且要走在时代的前列”。

1935年9月17日,在新学年始业式上,张伯苓向全校师生提出了三个振聋发聩的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以此振奋学生们的爱国斗志。为国为公,成为这所百年学府最为重要的精神内核。

抗日爱国 弦歌不辍

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杨庆山说:“建校百年来,学校在学科建设、学术发展、人才培育等方面,一以贯之地秉持鲜明的爱国主义导向,使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成为南开之魂。”

“勿志为达官贵人,而志为爱国志士”。自建校以来,有名可考的南开英烈就有36位,历次革命、救亡运动中,都能看到南开人的身影。

1937年7月,南开大学作为天津抗日救亡运动重镇,惨遭日寇野蛮轰炸,毁掠校园,并被强行军事占领。南开大学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第一所被日寇焦土化的中国高等学府。同年8月,南开大学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奉命南渡长沙组建临时大学,继而再迁昆明,合组西南联合大学,在战火硝烟中弦歌不辍,为国家和民族培育了大批杰出人才。

改革奋进 矢志强国

抗日战争胜利后,组成西南联大的三校复员北返,改为国立的南开大学开始了艰难的重建,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再次傲然屹立于渤海之滨。

新中国成立后,南开大学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启了新的征程。毛泽东主席题写校名、亲临视察;周恩来总理三回母校指导,饱含“我是爱南开的”无限深情;邓小平同志会见数学大师陈省身,批示成立南开数学研究所;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先后视察南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充分肯定南开大学的“公能”校训、爱国传统和办学特色,并对相关工作回信和勉励,更在南开大学百年之际亲临视察、寄语师生。

“我们要不懈奋斗,置身全球大科学时代,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全面实施‘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实现‘文科振兴’‘理科提升’‘工科攀登’‘生医发展’。”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提出了南开在新时代的发展目标。100年风雨兼程,100年砥砺奋进,南开大学在中国大地上深深扎下了爱国之根、教育之根、学问之根、文化之根,矗立起“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巍峨丰碑。虽沧桑砥砺,栉风沐雨,但依然生机勃勃,桃李繁盛。

天津大学

兴学强国 矢志创新

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的天津大学,至今已走过了126年的春秋。自建校以来,学校秉承“兴学强国”的使命、“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爱国奉献”的传统和“矢志创新”的追求,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

“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

天津大学是一所具有红色基因的高等学府。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介绍,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的各个时期,天津大学曾涌现出众多优秀党员、先进人物,在祖国各条战线坚定而笃实地践行着他们的初心,为我们党的事业、民族解放事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最具有代表性的当数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中国共青团的主要创建人张太雷。

1916年至1920年,张太雷曾就读于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法科,原名张曾让,因立志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而改名张太雷以明志。在校期间,张太雷曾在天津发起组织进步团体──社会建设会。1927年,在领导广州起义时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9岁。

为了传承张太雷烈士的革命精神,上世纪80年代天津大学在校园内落成了张太雷烈士纪念雕像,以他的名字命名学校道路,开设张太雷展室,设立“太雷班”……今年6月17日,在革命先烈张太雷诞辰123周年之际,天津大学还举办了系列纪念活动,将一粒粒“红色种子”播撒到青年学子心间。

新时代 砥砺奋进

平津战役前夕,国民党政府要求北洋大学南迁,巍巍北洋这所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风雨飘摇。危难之时,党领导了护校阻击战,组成了应变委员会,保护校产、转移师生,在战火中保护了学校,将中国第一所大学完整地交到了人民的手中。

新中国成立后,北洋大学的发展迈入了崭新的阶段。1951年,北洋大学响应中央关于院系调整的号召,和当时的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天津大学,并于1952年在七里台建设了新校址。新生的天津大学紧接着成立了党委,实现了党委领导下的中国高校建设和发展。学校把自己的育人体系和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1958年、1959年,学校的校办工厂多达100多个,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生产一线进行培养和训练。这个优良的传统一直在天津大学延续,造就了更多国家急需的工程技术人才,并逐步形成了多科性工业大学的办学格局,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之一。

天津大学紧密围绕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要求,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水平,不但为国家解决了许多科技难题,还为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提供了大批杰出的科研人才。

穿越百年看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今年5月19日,天津大学在校史博物馆举办了《穿越百年看初心》展览,以时间为轴、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重大事件为点、以天津大学师生爱国奉献的传统为脉络,集中体现了天津大学126年来秉承的“天大品格”。

一份初心,蕴藏着诸多感人的故事,也传承着不灭的红色精神。

“和党同行的百年,是北洋—天津大学脱胎换骨的百年,是昂首向前为国育才的百年。”李家俊表示,“时代呼唤担当,天大学子将胸怀家国情怀,践行初心使命的精神内核,不断开拓创新,砥砺前进,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津云新闻编辑尹辰辰)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3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