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双11”价格乱象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每日新报作者:张艳编辑:孙畅2023-11-03 09:34:33

内容提要:提到“双11”,人们往往都会觉得促销力度大、商家降价幅度大、消费者能以比平时低很多的价格买到心仪的商品。然而,各种平台推出五花八门的活动,规则你看得懂吗?真有那么多的便宜让消费者占吗?记者对“双11”价格乱象进行了调查,发现“双11”消费环境还存在诸多不足。

天津北方网讯:提到“双11”,人们往往都会觉得促销力度大、商家降价幅度大、消费者能以比平时低很多的价格买到心仪的商品。然而,各种平台推出五花八门的活动,规则你看得懂吗?真有那么多的便宜让消费者占吗?记者对“双11”价格乱象进行了调查,发现“双11”消费环境还存在诸多不足。

  价格提前上调 到手更贵了

  市民李女士就遇到了淘宝商家在“双11”不降反升的“价格游戏”。

  在一家经营电器的旗舰店,李女士10月21日下单购买了一个可折叠硅胶迷你电热水壶,商品的价格是35元,当时店铺优惠了1.7元后到手价是33.3元,在支付成功后,想起来自己马上要出门旅游几天,怕送货家里无人接收,于是进行了7天无理由退款,准备旅游回来再重新购买。然而,当李女士旅游归来,发现自己放在购物车里的电水壶竟然涨价了。

  从李女士此前的订单可以看到,在参加“双11”活动之后,这个链接里的同样一件商品,价格却从33.3元调整为50元,点击进入选购页面,在领取了所谓的“双11”满50减5的消费券之后,实际需要付款金额是45元,也就是说,“双11”不降价反而更贵了,短短10天,比之前要多花11.7元才能购买到同款产品。李女士反映,在这一链接里有很多不同选项,她选择的是最基础的一款,其他规格的几款产品价格也都相应进行了上调。

  主播自导自演 独家折扣

  在某直播平台,一款美容仪标价“4299”,主播宣称这是正常价格,今天促销价只要“1999”,此时,评论区有人留言说太贵了,主播一边念着公屏上的留言,一边回应网友的留言,“这个价格已经优惠了两千多,实在不能再降了,成本在那了……”主播自言自语了一番之后,又表示还是要给大家最大福利,于是“硬着头皮”拨通了厂家电话,和厂商一番讨价还价之下,价格最后降到了999元还附送很多赠品。

  看到降价幅度能有这么大,有网友又留言要求再降点儿,几番线上砍价,最终这款美容仪以399元的价格触底,主播还表示自己再补贴粉丝额外优惠,再送翻倍礼品,属于“血亏”独家折扣,将网友情绪调动起来纷纷抢购……

  记者调查发现,同一款美容仪,在其他平台售价也是300多元,甚至还会比该直播间再便宜几十元。而且,这种商家自导自演的直播大戏,在不同的直播间不同的商品领域都会上演,直播间里似曾相识的套路,就好像照着剧本念的一样。

  一位资深网购人士表示,以前实体商场的价格战大都是比着降价,价格是实打实的往下走,但是现在直播平台的价格战则是商家自己把自己的价格给打下来,最终消费者也没有享受到多大的优惠。

  商家保价承诺 无统一解释

  记者发现,临近“双11”,一些电商为了保持销售额,会向消费者承诺保价30天,也就是说,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在一个月内如果降价了,商家会退还差价。记者10月底购买的一款羊绒裤售价498元,11月1日,这件商品“双11”满200减30后价格为438元,联系商家后,售后人员核对订单很快将差价以红包形式退还。而在另一家皮包店里,一款包在满200减30的活动后,比此前价格降了近50元,售后人员则称,“双11”活动的满减不属于商家的主观降价,因此无法退差价。

  记者调查发现,保价30天的承诺,在不同的商家会出现不同的解释,在实际履行承诺时,大多数商家都会按约定退差价,而个别商家会以“双11”是平台给的优惠,自己的原价没有降为由拒绝补偿差价。一位网店经营者透露,这种保价承诺一般遇到客人来询问,就会给客人补偿差价,但如果客人忘记了没有关注到30天内降价的情况,店里就省了这笔钱,不会主动退差价。

  买贵就赔 全靠消费者慧眼

  记者还注意到,今年“双11”电商平台商家纷纷上线“买贵就赔”的服务。京东称,“双11”期间,8亿商品全程价保;淘宝则推出平台上所有百亿补贴商品承诺“买贵必赔”,如果买贵了,平台将补偿差价等额红包。但是很多商家也表示,如果出现了调价,他们不会主动联系消费者退差价。

  记者在一家经营文具的天猫店铺看到,这家销售的文具链接里,一款便签纸的价格是8.88元,而同一商品,店里另一款链接却是7.22元,记者询问售后人员两款商品有什么区别,对方回复产品是一样的,参加的活动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7.22元的链接是参加了满减活动的,而8.88元的价格是普通的店内折扣价。这样一来,如果有顾客没有看到更优惠的价格链接,就会多花1.66元。

  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几乎在各平台都存在,对于这种情况,平台也没有办法,如何选择到更优惠的,主要靠消费者自己去发现,显然,商家不会主动提示消费者还有更优惠的链接。

  促销有法规 价格仍有猫腻

  记者了解到,购物平台会对商家促销期间的价格上调等行为予以监督管理,一旦发现都会及时整改。

  其实在2020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曾发布《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其中第二十一条就规定,“经营者折价、减价,应当标明或者通过其他方便消费者认知的方式标明折价、减价的基准。未标明或者标明基准的,其折价、减价应当以同一经营者在同一经营场所内,在本次促销活动前七日内最低成交价格为基准。如果前七日内没有交易的,折价、减价应当以本次促销活动前最后一次交易价格为基准”。这条规定看似可以避免商家在促销期间上调价格,但个别商家也有着另外一番规避处罚风险的操作。

  一名从业者透露,一些商家会选择在“双11”开始的前7天提高原价,“双11”当天再进行打折促销。更为隐蔽的一种方式是,部分商家将商品链接删除下架,再建个新链接,由于新链接没销售记录,商户就可以对同一款商品重新定价,之后再去报“双11”的活动。

  消协提醒

  消费切勿盲目

  注意保留证据

  对于消费过程中的各种纠纷,消费者协会提示广大消费者要理性看待花样繁多的促销手段,不要片面听信营销人员诱惑性言语。同时,消费者协会也将敦促电商平台及短视频平台加强监管,加大对带货直播间、商家店铺的实时监管,净化网络消费环境。

  同时提示消费者,如果遇到网购消费纠纷时应截屏保存购物聊天记录和商家承诺,作为维权证据。可先向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投诉,如纠纷依然不能解决,要及时向12315投诉或通过各级消协组织进行维权。(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