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购物优惠多 理性消费莫冲动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今晚报作者:胡智伟编辑:孙畅2023-11-09 09:22:38

内容提要:“双11”活动期间,各大电商纷纷发布促销信息,令人眼花缭乱。市消协组宣部副主任张旭提示,消费者购物享受优惠的同时莫忘理性,应避免盲目下单冲动消费。

天津北方网讯:“双11”活动期间,各大电商纷纷发布促销信息,令人眼花缭乱。市消协组宣部副主任张旭提示,消费者购物享受优惠的同时莫忘理性,应避免盲目下单冲动消费。

货比三家搞清规则

  最近这几天,各大电商平台基本都会推出叠加红包、预售、满减等优惠措施,大部分商家让利促销,但也有个别商家故意先抬高原价再打折,造成优惠幅度大的假象。消费者购买前货比三家,可通过多个平台、多种渠道比对促销商品的价格变化。注意促销活动中“打折”“优惠”的规则,比如限制使用地区、限制使用时段、限制叠加使用等。如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在付款前找商家确认清楚,避免误读。同时用好规则,做好优惠组合。

综合考量理性消费

  在选择购买的店铺和商品时,要综合考量商家和商品的信誉、销量、价格、售后等因素,优先选择在平台直营或官方旗舰店购买,提防一些商家通过刷单炒信用。如果一件商品的评价内容中充斥着清一色的文字好评且内容大同小异,消费者就应该多加小心了。

关注物流错峰购物

  消费者购买商品时要对快递剧增可能导致的延迟打出“余量”,综合考虑产品新鲜度、储存条件以及延误所带来的系列问题,特别是一些生鲜食品不妨错峰购买,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此外,不要为了凑单而盲目购买不必要的商品,尤其是对于化妆品、保健食品、粮油调料、休闲食品等限期使用的商品,更要谨慎囤货,防止过期造成浪费。

直播购物注意细节

  除了电商平台外,最近几天直播带货的销售量也大幅攀升。通过网络直播购物,消费者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选择信誉高、口碑好的商家进行交易,切勿相信主播或客服人员以各种说辞要求私加微信转账或提供付款链接等,一定要选择在直播平台链接内下单,以免发生无法找到责任人、无证据维权难等问题。

留好证据理性维权

  消费者在购物前应与商家就发货时间、退换货手续以及是否有退货险等问题达成协议,并保留相关证据。消费者在签收快递时,若发现货物有损坏或货单不符时,要注重证据固定,贵重物品最好当面验货或录像留证。对于未收到货的要及时与商家进行联系,并在电商平台上发起维权保障自身的权益。注意及时保留页面交易信息、双方聊天记录、物流凭证等证据,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以通过平台客服发起维权投诉,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所在地或者经营者所在地的监管部门、消协组织等投诉维权。(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