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特稿 | 全球航运业加速转型正当其时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新华社天津频道作者:编辑:孙畅2023-11-17 11:54:58

内容提要:航运业承担了超过八成的全球贸易运输任务,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11月16日,2023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在天津拉开帷幕。作为国内首个门类最为齐全的航运产业综合性展会,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家航运领域龙头企业、世界知名港口参展参会。业内专家指出,当前,来自市场需求与成本两方面的压力正倒逼全球航运业加速转型,而在数字化、低碳转型轨道上,中国的航运业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航运业承担了超过八成的全球贸易运输任务,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11月16日,2023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在天津拉开帷幕。作为国内首个门类最为齐全的航运产业综合性展会,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家航运领域龙头企业、世界知名港口参展参会。业内专家指出,当前,来自市场需求与成本两方面的压力正倒逼全球航运业加速转型,而在数字化、低碳转型轨道上,中国的航运业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航运业处于十字路口

  航运业是全球贸易的风向标。相较前几年,受供应链问题缓解等利好驱动,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全球贸易呈现弱复苏态势。不过,面对市场需求疲软与成本上涨的局面,不少航运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对于这一点,不少业内人士感同身受。

  航运业巨头马士基最近传出计划裁员超过1万人的消息。马士基掌握着全球约17%的集装箱贸易,今年,集装箱运价下跌和需求减弱挫伤航运业,马士基此举实属无奈。这一状况去年就已初露端倪,国际物流企业频频裁员降低成本,今年一些受冲击较大的企业甚至不得不宣布破产。

  据巴黎航运咨询机构阿尔法货运公司分析,投资者已将11家最大上市班轮公司的股票估值大幅降低了1350亿美元。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上市航运公司数量已回落至3家,即中远集团、赫伯罗特和马士基。

2月21日拍摄的天津港“智慧零碳”码头(赵子硕 摄)

  航运业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转型才能保持韧性,数字化或将是突破口之一。

  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徐亚华指出,发展智能航运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航运业数字化转型不仅可以提高航运公司运营效率,还能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物流跟踪的准确性。例如,马士基、地中海航运等企业已纷纷推出数字化服务,为顾客提供更加便捷的物流信息查询服务。

  更关键的是,新技术在航运业的应用,不仅能提高运营效率,还能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譬如,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供应链的可追溯性,从而增强航运公司的信誉和品牌价值。无人驾驶技术、人工智能等也将逐步应用于航运领域,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英国劳氏船级社的数据显示,将人工智能纳入自主航运、安全和导航支持系统以及船舶优化解决方案的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其在2022年已吸引了9.31亿美元的投资,预计未来5年将达到27亿美元,成为行业发展关注的焦点。

  专家指出,新兴数字技术不断演进,国际贸易格局和贸易方式也在加速重构与变革,航运业期待新技术的介入能发挥促进降本增效、增强各方互信、推进贸易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中国航运业持续崛起

  尽管全球航运形势不容乐观,但中国航运业不断夯实基础、破浪前行,成为整个行业中的一抹亮色。

  不久前在上海举行的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上发布了《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3)》,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前10位中,上海、香港、宁波舟山等中国城市榜上有名。《报告》认为,新加坡、伦敦、上海三大航运中心领衔,亚太区域航运中心持续崛起,欧洲、北美重点航运中心趋于稳定的发展格局已经逐渐形成。

  长期以来,中国港口群在集装箱吞吐量、货物吞吐量等“硬实力”指标上遥遥领先,但在航运金融、海事仲裁等“软实力”指标上相比伦敦、新加坡等航运中心仍有差距。不过,最新一期国际航运中心航运服务评价结果显示,上海连续第五年排名全球第三,航运服务“第一梯队”地位更加巩固。

  作为全球贸易大国,我国约95%的货物运输量通过海上运输实现,海运航线和服务网络遍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我国航运业在全球拓展了新空间。2013年至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倡议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其中有相当数量的贸易是通过航运实现的。这个增速既高于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也高于同期全球贸易增速。

  希腊航运金融协会主席乔治·克西拉扎基斯表示,希腊和中国航运合作源远流长,近几年在航运金融领域的合作持续加深,而合作给两国带来的是互利共赢。

  造船业的表现更是十分亮眼。11月4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正式命名交付。作为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它填补了中国造船“拼图”上的最后一块空白。前三季度,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量、手持船舶订单量三大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48.7%、68.5%和54.7%,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46.0%、63.5%和50.2%,均位居世界第一。这凸显了中国制造的不断求索与突破。

7月7日,一艘集装箱货轮停靠在天津港“智慧零碳”码头。(赵子硕 摄)

绿色航运成大势所趋

  航运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低碳减排是航运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海事组织早在2018年通过《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制定了航运业在2008年基准上至2030年碳排放强度降低40%,至2050年温室气体年度总排放量降低50%的目标。

  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纪玉龙认为,全球航运业减排对实现和应对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意义重大。随着碳排放领域相关规则的日趋成熟,航运业无可避免地会受到规则限制。如果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必将极大地提高航运成本。

  港口和船舶的“脱碳”在航运业发展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天津港在低碳转型上早有筹谋。天津港一份研究2012年以来碳排放强度的图表显示:一条红线曲折上扬,反映出近10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在上升;另一条蓝线平稳下滑,代表着天津港碳排放强度稳步下降。

  碳排放强度是当下观察港口绿色转型的重要指标之一。“2012年至2022年十年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上升12%,集装箱吞吐量增长64%,碳排放强度下降了16%。”天津港集团科工管理部副总经理陈艳萍说。

  天津港“含碳量”降低的背后,是一项项港口“黑科技”的上线。通过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确保码头能源生产和消耗均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搭载多种传感器,扮演“智能司机”角色;码头建有北斗卫星基准站,在5G技术配合下实现动态厘米级高精度定位。“生产效率提高,船舶在港时间少了,碳排放量也就下来了。”陈艳萍说。

  在船舶“脱碳”方面,中远海运集团副总经理林戟说,中远海运提前布局绿色能源,确定以甲醇为替代燃料的发展方向,加快推动绿色甲醇等绿色航运燃料的供应链建设。截至目前,新造船订单中新能源动力船舶占比已超过90%。

  值得注意的是,各国之间尚未就航运业“脱碳”标准、法规等达成一致。航运业的重要比较优势就是运价便宜,如果使用低碳燃料,成本将大幅上涨,这将直接影响航运业竞争力。与此同时,全球航运业从属关系及所有制类型复杂,就“脱碳”达成共识并不容易。

  尽管任重道远,不过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低碳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航运业低碳必然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届时,来自中国的经验将为其他国家港口及船舶运输转型提供参考和借鉴,助力全球航运业早日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刊于《参考消息》2023年11月16日第9版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3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