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中新生态城 一袋垃圾的“奇幻漂流”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新华社 作者:白禹编辑:张瑜2016-07-29 10:25:00

天津北方网讯:居住在天津中新生态城景杉小区的李先生每天出门时,将家里的垃圾顺手投到楼道里的垃圾投放口。由此,这袋垃圾将开始一段“奇妙”的环保旅程。

  顺着居民楼内的管道,这袋垃圾掉入深埋地下的垃圾管网入口,超声波传感器将探测到的信号传导到中央控制中心,自动控制入口阀门打开,在管网空气负压的带动下以25米每秒的速度从地下垃圾回收管网中飞驰而过,大概1分钟左右,这袋高速运动的垃圾就来到了生态城的2号垃圾收集站,在分离器的高速旋转下,来自各家各户的垃圾混合到一起后在转换阀处实现分类。

  至此,李先生手中的那袋垃圾刚走完一半的里程,接下来等待它的将是生态城内的微生物处理车间。在这里,垃圾中的油脂部分在皂化反应釜内被制成皂粉或者生物柴油,有机部分在经过发酵烘干等一系列工序后被制成了土壤改良剂和有机肥料。垃圾不能回收利用的部分,则被密闭压缩后运到几公里外的汉沽垃圾焚烧发电厂用于发电。

  对这袋垃圾来说,虽然经历了这一系列“漂流”,但物理形式上的消失不代表实质上的离开,通过它提炼的皂粉被用于生态城内公共区域的清洁卫生,生产的肥料被用于生态城内的绿化植树,而被焚烧的那部分垃圾则以电能形式通过电网传回,为生态城再续一秒光明。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埋藏地下的气力垃圾收集输送系统,如果不是户外偶尔出现的公共投放口,人们甚至很难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它却时刻服务着居住在其上的生态城居民。

  按照规划,这套系统可以服务10万人,垃圾日收集量可达87.2吨,能减少90%的垃圾交通运输量,减少67%的垃圾处理能源消耗,在节约90%的人力成本的同时,还有效杜绝垃圾收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

  相比于地下庞大的硬件设施,其实更重要的在于生态城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在这里垃圾分类工作遵循“大分流、小分类”原则,按照建筑垃圾、居民垃圾、餐厨垃圾、园林垃圾等种类实行大分流,将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小分类。

  除了环境上的整洁之外,垃圾分类还可以让居民感受到更加实在的好处。生态城通过智能回收平台管理,对居民的可回收垃圾分类进行积分奖励,奖励积分可以在生态城内的商店兑换成商品,形成垃圾智能分类回收系统。居民家中废弃的报纸空瓶通过积分的形式,变成所需的柴米油盐。

  据了解,为推动垃圾分类快速覆盖,目前中新生态城已设置智能终端机23台,覆盖南部建成片区主要小区及公建单位,累计办理积分卡近5000张,累计产生2800万积分。(北方网编辑张瑜)

下载前沿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