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散文诗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学习强国”天津学习平台作者:姜希旺编辑:李松达2019-07-09 14:44:14

内容提要:这首董玉方作词,许飞谱曲的《父亲写的散文诗》,曲风幽婉,年代感明显。歌曲中的情景像一张素描画片,仿佛我的童年:草顶房、土围墙,还有门前漂浮绿苔的一湾池塘,只不过,那时我家还没有缝纫机,不夸张的说,那时的我并不知道饼干为何物,我甚至也说不准,因为拮据的生活父亲是否给过自己两拳……。但我肯定,那个年月里的父亲有过同样的青春,同样的散文诗。

  “一九八四年,庄稼还没收割完

  女儿躺在我怀里,睡得那么甜

  今晚的露天电影,没时间去看

  妻子提醒我,修修缝纫机的踏板

  明天我要去邻居家再借点钱

  孩子哭了一整天哪,闹着要吃饼干

  蓝色的涤卡上衣,痛往心里钻

  蹲在池塘边上给了自己两拳

  这是我父亲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青春,留下留下来的散文诗

  ……”

  这首董玉方作词,许飞谱曲的《父亲写的散文诗》,曲风幽婉,年代感明显。歌曲中的情景像一张素描画片,仿佛我的童年:草顶房、土围墙,还有门前漂浮绿苔的一湾池塘,只不过,那时我家还没有缝纫机,不夸张的说,那时的我并不知道饼干为何物,我甚至也说不准,因为拮据的生活父亲是否给过自己两拳……。但我肯定,那个年月里的父亲有过同样的青春,同样的散文诗。

  60-70年代,红色年代里的中国。父亲与奔赴深山和乡村的几千万青年一样,怀揣着雄心壮志,从城市来到冀中腹地,在古滹沱河故道边上的小村庄安了家。孩提时候的我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知青”。

  80年代以前,农村实行集体公有制,社员集体上工,按劳计分,按月分粮,劳动力充实的家庭尚可维持。由于没有农耕经验,父亲便到村办小学当起了“孩子王”,只有母亲一个劳力,年终挣不足“工分”,还要被生产队倒扣部分口粮,生活窘迫自是不言而喻了。母亲只有在上工之余做些打草晒草、养猪沤粪的活计,上交生产队按量计分,算是补贴家用。即便如此,生活依然捉襟见肘、家无斗储,“要去邻居家借点钱”的尴尬还是时有发生的。这是大部分社员家庭的真实状况,吾家如此,百家如是。

  村里不通电、没有路,驴骡马牛驾套的大板车是运输装备的标配,仅有的一台50马力的拖拉机是大队上的奢侈之物。每当拖拉机手准备驾驶拖拉机时,都有一群孩子围上前去,随着“突突突”的声响,拖拉机启动了,孩子们便跟在后面追,直至消失在黑烟和尘土里……

  村办小学的教室是几间“干打垒”式的土房,室内土墙上抹上一块长方形水泥面,涂上墨汁就算做黑板;用土坯垒砌成土台是老师的讲桌;一块长条木板的一端插入土墙里,另一端用一根埋入地面里的短木桩支撑,就是学生课桌了;学生坐的都是从家里带来的凳子。用“草房子、土台子、泥孩子”的顺口溜形容当时的村办小学,再贴切不过了。

  大队部门口的一棵柳树,粗的要两人才能合抱,探出的枝丫上挂一个生满铁锈而且坏掉一个大缺口的铁钟,生产队长准时敲响铁钟,社员们便手提肩抗着农具从四面八方冒出来,慵懒的汇集到一起,互相寒暄着,在慵懒的阳光里走向村外的庄稼地,如此,日复一日。

  维持这种“慵懒”,似乎是那个年代农民的常态。谁也没料到,慵懒的社员、慵懒的土地、慵懒的乡村即将在一场变革中醒来。

  那时,村里连续几天召开社员大会,有一天,母亲在饭桌上说:“明天就不用集体上工了,咱家分到了自己的地,村东老菜园六分、麦场南一亩二、杨树西九分……”,在那个乍暖还寒的日子,我第一次听到了“联产承包”、“责任田”这些新名词。

  转年开春,人们迎来了不一样的春天。还是照常升起的太阳,还是熟悉的村民,但不一样的是的人们的精气神。一切就像朱自清的散文《春》里描写的那样——“……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自己掌握土地的人们就像那些竞相开花的树,在改变生活的劳作中“赶趟儿”起来。

  当年的春节,家里蒸的馒头第一次没有掺入棒子面儿,吃到嘴里,我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父亲被选调到县城当上了工人,家里有了第一辆自行车。不再为口粮发愁的母亲,在自家“责任田”里幸福地耕耘。逐步放开的农村新政使有了余粮的乡亲们“各显神通”:有人开起了小卖部,有人搞起了种植、养殖业,有条件的村民购置了“小四轮”拖拉机,跑起了个体运输。小村庄里的农民用“勤劳致富奔小康”的喧嚣打破了靠天吃饭宁静。这是中国农民的缩影,事实上,一场划时代的变革开启了中国农民40年新征程。

  农民生产模式的改变,首先带来的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重现。秋后,交公粮的拖拉机车队排满乡村间的小公路,坐在粮袋上赶了半辈子马车的老把式一脸自豪,好像在欣赏车轮碾压出《扬鞭催马运粮忙》的新节奏。

  粮食有保障,乡亲们开始了新的向往,你追我赶的修旧宅、盖新房,砖瓦的敲击声此起彼伏,有瓦匠手艺的村民成了“香饽饽”。

  “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理念终于有条件实现,重建的小学校窗明几净,设施完备,老师们发自内心地感慨:到底有个学校的样子了!

  乡村公路,像雨后的瓜蔓,不知不觉中蔓延了各个角落,村与村、镇与镇都连起来了,整齐排列的路灯让乡村的夜晚也亮了起来。因为有了路,摩托车也多起来,成为村民走亲访友的必备交通工具。

  鳞次栉比的民居以及越来越规划有序的街道加快了故乡”城乡一体化”的脚步,树荫下休憩的叔伯婶娘们,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攀谈着“新农合”、“养老”、“土地流转”,好像在读一首当代农民追梦的诗,一首见证中国农村发展的史诗。

  40年,家乡的农民经历了“鞋,合不合脚”式的调整,新型农村产业规划正逐步趋于科学合理。新世纪初期的一纸新政,让延续了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一体化建设颠覆了传统意义上农村、农民、农业的概念,农民在改变,农村在剧变。

  静夜无眠,回首昨日,感慨今朝,家乡已不是那个如散文诗般静谧、深沉的故园,农业现代化建设逐步推进,新时代的航标指引沃土上的人们一路向前。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