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上的泰达城再升级,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作者:李泽亚编辑:靳永锋2019-09-25 14:33:23

内容提要:泰达人将在红海岸边打造一座集产、商、住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天津北方网讯: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现如今“一带一路”倡议在全世界得到广泛认同和响应,2019年泰达合作区成为首批境外园区升级项目,在产业高端化、高质化、高聚集的基础上,增加商业和住宅配套项目的开发,泰达人将在红海岸边打造一座集产、商、住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35年前,泰达开发区的开创者在一片盐碱荒滩上建设中国最早的开发区;15年后,泰达人在万里之遥的埃及再次踏上了拓荒之旅。20年来,一批批泰达人陆续踏上这片被中埃两国政府寄予厚望的土地,在红海岸边耕耘着理想和希望。从荒芜的戈壁滩到占地面积7.34平方公里的现代化产业城,如今,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简称“泰达合作区”)已然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下中埃合作的标志性项目。

十年垦荒,播种沙漠之花

回顾历史,应埃方所请,泰达人扛着中埃经济区开发合作的大旗,身负搭建中国企业“走出去”平台的初心与使命,踏上远方的土地,“栽梧桐、引凤凰”。

建设之初,现场一眼望去,平展展、光秃秃,寸草不生,万物皆无,有的只是标志着雷区的警示牌。面对艰苦环境,泰达人没有退缩,既然当年能在盐碱滩上打造出鸟语花香的宜居城市,如今也誓要让这片戈壁滩开出沙漠之花!有地雷,就一颗一颗排掉;没有水,就用沙子代水去洗手,泰达精神像一颗种子被泰达人播撒在异国他乡。

2004年8月,泰达合作区迎来了第一位投资者,发展的序幕缓缓拉开。2007年11月,泰达合作区在国家商务部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招标中一举胜出,这朵沙漠之花开始迅速生根发芽。

八年克难,扎根红海岸边

2008年10月,中非发展基金看到了泰达合作区的发展潜力,向泰达控股抛出了橄榄枝,双方共同设立中非泰达股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非泰达)作为泰达合作区的投资主体,也标志着泰达合作区迎来第一次转型。

在中非泰达建立之初,仅有10余人的团队,面对的是1.34平方公里建设体量,他们在建筑工地穿梭,夜以继日以高标准推进和保障着建设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时值盛夏,当地地表温度接近70度,而每天10几个小时的暴晒,使泰达团队原本尚有区别的肤色都染成了统一的黝黑,摘下墨镜后,一个个都成了大黑脸白眼圈的“另类熊猫”。

正是在这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泰达人用11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综合配套服务中心一期投资服务大厦、四星级酒店、白领公寓和配套商业等建设任务,创造出了当地的建筑奇迹,泰达人以专业的素养和拼搏的精神打消埃方的种种质疑,收获了信任与尊重。2009年11月,中埃两国领导人为泰达合作区一期授牌,泰达合作区如虎添翼,建设与招商进展全面提速。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面对面却无法理解彼此,与物质条件上的艰苦相比,更难的是理念上的契合。随着泰达合作区一期的建成投运,二期6平方公里项目被正式提上日程。尽管中埃双方已经有了成功的合作历程,但受到当地政治、社会等地缘因素的影响,二期项目谈判进行得异常艰难,在这个漫长而曲折的历程中,反复经历了从沟通到理解再到认同的过程,谈判一度陷入僵局。

为了打消埃方的种种顾虑,回答埃方的各种问题,盛情邀请合作方到泰达开发区实地参观考察,深入交流理念。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泰达在30年里取得的辉煌成就重塑了埃方合作伙伴发展信心,加之泰达团队将国内的开发模式与当地实际情况有机结合、适度做出调整,使得二期项目谈判得以有序推进。

与此同时,天津市国资委及相关委办局组成代表团赴埃推动谈判工作,正是这有力的一个援手,最终让历时8年,经历了24轮谈判,协商解决了33个重大分歧的泰达合作区二期项目最终签约。

三年发力,花开“一带一路”

在泰达合作区发展的道路上,泰达人深深意识到,摆在眼前最大的难题是企业与所在国政府沟通时身份不对等的问题,很多困难都难以单从企业自身层面予以解决。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一带一路”理念,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引起高度关注。泰达合作区迎来祖国的东风,借力领跑。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埃及,在中埃两国元首的见证下,中埃双方签署了泰达合作区政府间磋商机制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泰达合作区的法律地位,并制定了从顶层设计到基层互通,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层面以及公司层面的三级协调机制,形成了全方位、系统性的引导和支持体系,切实解决了泰达合作区在适用法律、基础设施配套、能源供应等方面的诸多棘手问题。泰达合作区建设发展进入快车道!截至2019年6月,泰达合作区共吸引中外企业78家,实际投资额超10亿美元,累计上缴埃及税费超10亿埃镑,直接解决就业3500余人,产业带动就业约3万人。

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泰达合作区乘风破浪,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平台作用,促进了当地技术水平提升,带动了当地就业,为埃及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进而推动埃及工业化进程。泰达合作区内,中国西电与埃及电力部联合投资的EGMAC公司,其生产的高低压电器设备全部采用中国的技术和标准;巨石埃及公司年产二十万吨玻璃纤维生产基地提前4年完成建设,不仅填补了非洲大陆玻纤制造业“零”的空白,也使埃及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玻纤生产国。

目前,泰达合作区员工本土化率已达90%以上,其中中高层管理人员本土化率高达80%以上,在众多埃及青年眼中,这里也成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和梦想的舞台。(津云新闻记者李泽亚)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