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爱豆】 叶嘉莹:回国教书是我一生唯一的选择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津云作者:郭强编辑:李彤2019-09-27 19:17:14

内容提要:出身名门但生逢乱世,眷念故土却羁旅异乡,命运几度沉浮,她始终葆有诗心、吟咏自得。在她看来,是以诗词慰平生,足矣。她就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

天津北方网讯:出身名门但生逢乱世,眷念故土却羁旅异乡,命运几度沉浮,她始终葆有诗心、吟咏自得。在她看来,是以诗词慰平生,足矣。她就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

曾有人这样介绍叶嘉莹:“她是白发的先生,她是诗词的女儿,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也是很多人通往诗词国度的路标和灯塔”“她的文雅、博学与诲人不倦的长者之风,让她成就了令人敬仰的、崇高的师德”。

她的课里深藏着一生的持守

一个小男孩问叶嘉莹:“什么是诗?”叶嘉莹反问:“你的心会走路吗?”小男孩疑惑地摇了摇头。叶嘉莹笑了笑,问男孩:“你的故乡在哪里?是否想念那里的亲人?”男孩回答:“远在河南开封,常想爷爷奶奶。”叶嘉莹点头说:“对了,想念就是心在走路,而用美好的语言将这种想念表达出来,就是诗,所以‘诗’就是心在走路。”

上叶嘉莹的诗歌课,没有教材、直抒胸臆,学生们却常听到不肯下课。“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一时传为佳话。

她的课,为何如此神奇?因为,其中藏着人生起伏、藏着精深学养。

“我从小是关在家门里长大的,所以像荡秋千、跳绳我都不会,我就是读诵诗歌。”叶嘉莹生于1924年,在诗书之家的熏陶下,她幼时便已熟练掌握平仄声韵。在她课上,叶嘉莹常穿一身干净的素色旗袍,带着学生在诗词世界里漫游徜徉,感受唐风宋韵。行过之处,也总是有情有义。

叶嘉莹讲诗词和别人不同,她的诗词是“唱”出来的。在她一声声吟唱中,杜甫是个“站在笼中展翅起舞”的爱国诗人,陶渊明则是一朵飘在天空的兼具“真”与“妙”的云,苏东坡最大的“标签”也不是豪放,而是豪放粗犷下藏着的幽咽怨断。

叶嘉莹讲课,从来不看课本,全凭学识和记忆。著名作家白先勇在台湾读书时,常跑去听叶嘉莹的课。只见叶先生站在讲台上,不喝水一讲就是3个小时。杜甫的诗从她嘴里蹦出来,左一句,右一句,如从随意兜里掏出来一样。

叶嘉莹为诗歌教学带来审美体验,数十年笔耕不辍,通过再度诠释,为古诗词接续新的生命。精深学养,给学生们美的享受和对知识的热爱;人生态度,让学生们学到豁达坚韧、百折不挠。从叶嘉莹的课堂中,走出了白先勇、席慕容等作家,学为人师,是她一生的持守。

骥老犹存万里心

5年前,年届九十的叶嘉莹,决定定居南开大学,身体不允许她再两地奔波讲学了。“我的一生都不是我的选择。我先生的姐姐是我的老师,是我的老师选择了我。”叶嘉莹说,自己的一生都很被动,唯有回国这件事例外。

41年前,54岁的叶嘉莹正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在学校订阅的《人民日报》上读到中国改革开放和恢复高考的消息,她立即给中国政府写信申请自费回国讲学,不要任何报酬。次年得到批准,此后,两地奔波授课,她开始了长达30余年“候鸟”般的人生旅程。

这一决定并非突然。早在1974年,中国和加拿大建交不久,叶嘉莹迫不及待回国探亲,并写下一首长达1800多字的长诗《祖国行》,感情充沛,一气呵成,是古今歌行体第一长诗。“我不是要故意写那么长,只是因为离开祖国20多年,回来探亲,非常兴奋,就情不自禁把一切见闻都写了下来。”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屈杜魂。”一生忧患不断却依然乐观处世,成就斐然却仍旧心思纯净,这位“穿裙子的士大夫”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受益者,如今鲐背之年,她依然是中国古典诗词最坚定的传播者和传承人。她说:“我要把古代诗人的心魂、理想传递给下一代。”

1979年,叶嘉莹第一次站在了南开大学的讲台上。没有教材、直抒胸臆,让学生们耳目一新,常常听到不肯下课。“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一时传为佳话。1991年,叶嘉莹在南开大学创办“比较文学研究所”,后更名为“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1993年,她担任该研究所所长,捐献出自己的退休金90万元,设立“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2017年她将自己在天津、北京的房产出售后的1500多万元人民币全部捐给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在全球范围内弘扬中华古典诗词。今年,叶嘉莹再向南开大学捐赠1711万元。目前她已累计捐赠3568万元,用于中华古典文化的研究和传承。

自定居南开以来,南开园的讲台上,她始终坚持站立讲课。直到95岁的今天,她的身体因患伤病已不能支撑久站,坐在轮椅上的她一提到诗歌依然风采依旧。她说:中国的诗词是要吟诵的。“李杜诗篇万口传”,诗词的力量是有生命的。她曾经将中国诗词歌赋,元曲杂剧录制了十多个小时的资料,保存下来。如果自己“幸而不死”,将把自己吟诵的资料整理出来,留给后来人,让好的诗歌,像歌曲一样流传下去,希望中国的吟诵不要失传。否则,自己对不起前人,也对不起来者。

中西文化“摆渡人”

“可能我这人天生就是个教诗的,听过我课的学生都对中国诗词产生了兴趣。”上世纪60年代,叶嘉莹赴北美讲学,将中国诗词之美介绍给世界。

回忆起初到美国密歇根大学讲学的情形,叶嘉莹坦言,语言是一道迈不过的坎,但她学习的潜能也在实际教学中被激发出来。

“因为一开始不会英文,我就埋头苦干,每晚查生字到半夜,哈佛大学图书管理员交给我一把钥匙方便查阅资料。第二天,我就用最笨的英文连比带画地讲给学生。即便是这样,听课的学生从十六七个一下子增加到六七十个。”讲到此,叶嘉莹一脸藏不住的得意。

“想让西方人更好地了解中国诗词,就需要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看待、评论和讲述中国古典诗词,语言则是熟悉西方思维最便捷有效的工具。”为此,当时叶嘉莹虽已年过半百,依然坚持不懈苦练英语。

有学者评价说:叶嘉莹衔接了传统与现代。“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传统与现代出现割裂,许多青年学生已经读不懂历史上众多伟人的经典诗篇。叶嘉莹为诗歌教学带来审美体验,数十年笔耕不辍,通过再度诠释,为古诗词接续新的生命。

1945年大学毕业至今,叶嘉莹在讲台上站了整整74年。她说,古典诗词是宝贵的传统文化瑰宝,不尽到传承的责任,上对不起古人,后对不起来者。在她92岁的时候,精心编辑了《给孩子的古诗词》一书,她常常深夜为这本书一字一句录制吟诵和讲解,独坐书房,与古人共一轮明月。“有时常常引用我的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以吾生的觉悟做有生的事业,以悲观的心情过乐观的生活,个人不管以空间、时间来说是狭小而且短暂的,但是文化是永恒的。”

“千年传灯,日月成诗。”叶嘉莹至今仍然没有停下诗词研究的脚步。“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正是如今叶嘉莹的生活状态。(津云新闻编辑李彤)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