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脏乱差臭”到满目叠翠──宁河区杨泗村嬗变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日报作者:刘雅丽编辑:李松达2019-10-08 08:06:49

内容提要:这天是“十一”假期第一天,老人像往常一样出门遛弯。村庄街头,一面面国旗迎风招展,一个个灯笼挂于门前,在“中国红”映衬下,“方宅合院、双坡青瓦”的北方传统民居显现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向村口走去,满目叠翠。道两侧分布数亩荷塘,荷叶相接,裙摆纷展,碧色连天宛如画卷……

天津北方网讯:“听说啦,环境好了,游客多了!”说这话时,89岁的杨泗村村民马得像名情报员。他每天外出散步,常从别人口中“探听”消息,对村子里里外外、一草一木的变化了然于胸。

  这天是“十一”假期第一天,老人像往常一样出门遛弯。村庄街头,一面面国旗迎风招展,一个个灯笼挂于门前,在“中国红”映衬下,“方宅合院、双坡青瓦”的北方传统民居显现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向村口走去,满目叠翠。道两侧分布数亩荷塘,荷叶相接,裙摆纷展,碧色连天宛如画卷……

  杨泗村,地处宁河区宁河镇西南部、西关引河南侧,村子不大,住着221户509口人,过去可不是这样一个风景秀丽的所在。

  彼时的杨泗村是十里八乡“小有名气”的“落后村”,家家户户门外堆柴火,后院养牲畜。夏天最难熬,窗户一开,苍蝇蚊虫和股股臭味扑面而来。路面坑洼不平,不留神就许栽个跟头。村口坑塘更是农户心中的“痛”,雨后混着泥沙和垃圾的“刷街水”流入塘内,泛着臭味的污水恣肆横流。

  “村穷、埋汰,那年头,有女都不愿嫁杨泗郎。”马得说,“现在,变化太大了。单说修过的路,你看,道平、不滑,我遛弯儿都不用拄拐。”

  近几年,借助一系列政策东风,杨泗村干了不少大事:实施坑塘污水治理、人畜分离、垃圾清运、民居改造等工程,逐渐摘掉了“脏乱差臭”的帽子。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公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名单,包括杨泗村在内天津有5个村庄入列。由乡村“落后生”变为“模范生”的杨泗村并没有就此停步,村“两委”班子成员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事接着一事办,推动村民在环境整治中享有更多绿色红利。

  今年5月,我市召开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场会,强调要真抓实干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对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硬件”上的短板提出明确要求。紧盯清晰坐标,把握前进方向,杨泗村美丽“接力”快马加鞭。党支部副书记常永祥告诉记者,该村项目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村庄房屋改造任务已完工,停车场迎来旅游大巴,葡萄长廊架进农家,垃圾有人清,污水有地儿治,卫生厕所入了室。村庄人居环境改善如何,村民最有发言权。

  “十一”黄金周,村民邵宝森和定居外地的兄妹大团圆,一家人聚一块,聊天的关键词离不开“变化”。

  “乡下用上了和城里一样的水冲厕所,老父老母最受益,解了我家燃眉之急。”老大邵宝岭现居河南平顶山,为探望年迈父母,他近年来每年回乡住上一两个月,对村里变化感触尤深。“人改造环境,环境也改造人。”邵先生认为,大伙想透了“舍”与“得”的辩证法,格外珍视好环境。现在看不到“圈地”违建、堆杂物了,庭外整洁敞亮,庭内干净利落,垃圾分类也正成为老老少少的自觉行为。

  在北京工作的小妹邵凤秀离家近,回来得更勤些。几乎每次回家,她都不忘在朋友圈“晒”风景:村头映日夏荷、路旁朵朵鲜花、“水晶天”下的稻穗、雨后凝露的果蔬……“瞧,好多朋友点赞,他们问我‘是不是到了南方’!”

  二弟邵宝森和父母同住,他很满意后院“绿色农场”:正房推门见绿,菜花、茄子、白菜、南瓜、胡萝卜、玉米、核桃树、柿子树、李子树等应有尽有,“有些果树是村里统一栽的,过几年就长果子啦。”

  除了端着健康菜篮子、果盘子,老乡们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土地流转后,邵宝森每年可领到流转费,“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一年,收成不见得卖得了那么多。现在腾出手,我还能外出打工多挣份钱。”

  邵家兄妹见证了村庄变化。事实上,如今的杨泗村,不仅变得宜居,也正被打造为宜业的家园。

  宁河镇党委书记崔志强介绍,宁河镇高度重视推动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今年7月,杨泗村成立宁河区稻香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拟通过环境改善,依托特色民居、农业产业等优势,吸引社会资本开发休闲旅游业,近期正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进行对外招商。目前,村里的“溪云博物馆”已通过电商平台将宁河特产销往全国各地;主打美食“杨泗八大碗”的农家乐、民俗样板间“晴耕雨读”和“耕农茶屋”等开门迎客;“民宿一条街”呼之欲出;林下产业初具规模。

  曾在外从事绿化工程业务的张克维,眼界宽,眼光远,他看好杨泗发展前景,几年前回了村,与他人合伙承包了2200多亩土地,通过“稻蟹混养”模式,提高农副产品增加值。经营者在开拓致富路的同时,也帮助农民增加了收入,“5月至11月是稻田用工期,插秧和收获季用工最多时需要上百人,农民家门口打工领‘薪金’,每天能挣一百三四十块钱。”接下来,张克维盘算着壮大稻田游市场,带动更多老乡走上致富路。

  去年6月中旬,村民张克义在村里率先开起农家乐,主推农家特色菜四碟八碗一盆汤──“杨泗八大碗”。尽管村庄休闲旅游项目尚在开发建设阶段,游客不算多,但自开业以来,农家乐月纯收入也已达万元。这不,“十一”假期的第二天,几位客人在品尝午餐。圆桌上,鸡、鱼、肘子、豆腐渣,河蟹、片肉和倭瓜……荤素“混搭”让人大快朵颐。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杨泗,衡水商人王宾斌同样相信好环境能生财。

  经宁河镇招商引资,上个月,原本经营名贵木材生意的王宾斌入村租房,搞起“晴耕雨读”书屋和“耕农茶屋”,为游客提供品茗、售茶、书画交流鉴赏与地方民俗展示等服务。

  朋友多,路子广,初来乍到的王宾斌并不急着挣大钱,而是把所闻所见分享给山东、福建、云南等地的朋友,引荐大家前来投资,“我还打算把衡水深州蜜桃引入杨泗村,将来开展观光采摘业务。”

  入户赏民俗,推窗见绿地,路上闻荷香,稻田钓蟹忙……王宾斌相信,未来,“高颜值”生态环境定会引来源源不断客流,杨泗村的休闲旅游业必成大气候。(津云新闻编辑李松达)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3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