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展览集中亮相天津博物馆 感受厚重历史文脉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作者:吴宏编辑:靳永锋2019-10-08 17:12:39

内容提要: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天津博物馆推出了系列展览献礼国庆。

天津北方网讯: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天津博物馆推出了系列展览献礼国庆。国庆假日里,来自各地的游客以及本市市民纷纷来到天津博物馆,参观珍贵展览、领悟中华文化,度过一个文化小长假。

“敢教日月换新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馆藏经典绘画特展”在天津博物馆5楼展厅展出。在新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历程中,人物画与山水画取得较为突出成就。大量写生和纪实性作品的出现,丰富了传统中国画的题材内容,拓展了国画的表现空间,同时又回应了人民群众的艺术审美与需求,具有极强的时代新风。而在技法上,艺术家们在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描、皴法、笔墨等基础上,借鉴吸收了西方写实主义艺术中的造型、结构、色彩等要素以及版画、年画等其他艺术形式,丰富充实了传统绘画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审美价值。重温经典并回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美术取得的突出成就。

80后观众张大玮在一幅幅画作前凝望。这里很多作品都是他幼时课本上熟悉的画面。“画展中包括表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工程的画作,反映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的画作,还有在工作岗位上奉献青春和热血的普通劳动者形象的画作。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看到表现武汉长江大桥和红旗渠的画作,这些大工程我们都到实地看过。这次看到艺术家通过画笔表现新中国一路走来的历程。作为年轻一代,我们应该继承父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工作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力量。”

谈及画展的创意,天津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策展人韩小赫告诉记者,画展遴选了70件新中国成立之后,创作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绘画作。韩小赫说:“人物画包括伟人像、烈士像,还有表现真人真事的画像以及普通人形象的画作;山水画以革命圣地和经济建设成果以及祖国大好河山等内容入画。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绘画作品反应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艺术家们引入写实的手法,将创作的目光聚焦普通劳动者,创作了一批普通人看得懂,反应普通人生活和精神面貌的画作。这些画作中有名家名作,还有不少作品被印到邮票上,还有一些画作成为当时的宣传画或者进入了教材当中。”

与此同时,“殷契重光——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特展”也在天津博物馆5楼展厅展出。

天津博物馆所藏甲骨大部分是王懿荣、王襄、陈邦怀等人的旧藏,且大多数为早期发现的甲骨珍品,以片大字多、字口清晰、内容重要在学界享有盛誉。这批甲骨所刻契文,内容涉及商代祭祀、军事、内政、田猎、农业、畜牧、天文、气象、生育、疾病等诸多方面,是研究商代社会历史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

2017年,包括天津博物馆在内的国内11家甲骨收藏单位联合申遗成功,甲骨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2019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为纪念十九世纪末这一改写历史研究的重大发现,天津博物馆在梳理甲骨文发现与研究的历史和吸收甲骨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遴选120片甲骨精品举办特展,以此致敬先贤、勾勒商朝。

天津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策展人张夏介绍:“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所以选择了120片甲骨。此外,还配合着选取了一些馆藏的商代青铜器和玉器。展览展现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甲骨文出现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从中可以看到汉字的基因,很多汉字的写法沿用了甲骨文的写法。另外,甲骨文当中记载的天干地支目前仍在使用,这些都佐证了甲骨文对于后世文字和文明的影响。”

此外,天博同步推出的“帆海融光——馆藏中国外销纹章瓷器特展”、“粉壁丹青——京津冀古代经典壁画艺术展”、“金石书香沁后人——周书?|捐献文物与古籍特展”等精彩的展览也继续面向广大观众开放。(津云新闻记者吴宏)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