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从靠海吃饭到特色旅游的大神堂渔民新生活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作者:津云.滨海融媒产品创作工作室编辑:孙畅2020-08-19 08:57:00

内容提要:大神堂位于天津滨海新区,这里坐落着天津最后的渔村。清晨,大神堂村在渤海湾第一缕阳光中等待着游客的到来。

天津北方网讯:大神堂位于天津滨海新区,这里坐落着天津最后的渔村。清晨,大神堂村在渤海湾第一缕阳光中等待着游客的到来。

蜕变!小康路奋斗前行

  2020年7月16日,头伏第一天,骄阳似火,酷暑下的码头,67岁的老渔民刘占锁正在修船。眼下正是休渔期,渔民们都要趁着这个机会维修船只。刘占锁是村里为数不多还保留着传统修船手艺的老人。“我从16岁开始,就跟着本村的老船长们一起打渔,一晃过了50多年了。”刘占锁告诉记者,那个时候,村里还是生产队、合作社,当年很多像他一样,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加入到打渔的行列中。“那时候我们下网捕鲅鱼,打毛蚶子,十来个小时就能打满这一船,可以有几万斤。渤海湾打对虾,海面上几百艘船打着灯连夜干,把海面都照亮了。但是,后来出海作业,就成了撞大运的事,鱼获越来越少。”由于海洋污染、过度捕捞,渔业资源一度减少,虽说是靠海吃海,但曾经有那么几年,很多渔船没有补贴就折本。再加上海上捕捞辛苦,平均每条船一年的纯收入也就五六万元,很多人都开始转行,不愿意再做这个营生。

  转型成功的就有刘占锁的儿子刘福军,刘福军在大神堂村里经营着一家海鲜餐厅,生活很是火爆。“想吃原汁原味海鲜,游客们都是慕名而来。”刘福军正在厨房忙碌,头伏第一天讲究吃饺子,有两桌预定的客人都点了鲅鱼馅的饺子,刘福军拌完饺子馅,就赶紧馇虾、馇八带鱼。汉沽的八大馇远近闻名,来吃饭的客人几乎每桌必点。“休渔期间,游客少,开海后几乎每个周末这条街上的每家饭店都爆满。”刘福军说。自1995年开始,在东海、黄渤海海域实行全面伏季休渔制度后,这个小渔村也在悄然发生变化。10多年前,刘占锁卖掉自家渔船,干起修船的营生,儿子开起了这家饭店,每年收入都在6位数,而且不用在海上颠簸。刘占锁、刘福军爷俩对目前的生活很满意。为了保护海洋渔业资源,改善村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2016年起大神堂村拆迁工作陆续启动。村民们通过宅基地换房,以及补贴等政策,纷纷就近搬入了汉沽城区。“都搬走了,都搬到汉滨、泰达美源和梧桐苑去了,都住上大楼房了。”刘占锁和儿子各自分到了80多平方米的楼房。如今每天晚上,刘占锁都要到小区楼下的健身广场去锻炼身体,他说:“一个老渔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知足着呢。”

破圈!幸福路乘风破浪

  2019年,天津市出台《“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019—2035)》,天津近岸海域水质大幅度改善,海水优良比例提高50个百分点。大神堂村渔民最直观的感受是海边的垃圾少了,鱼获多了。刘福军说,休渔前,出海一趟捕鱼200多斤,休渔后能捕到400到500斤。甚至更多,休渔太有必要了。近几年,渔民们转变经营思路,有了新想法。投资水产养殖、开饭店、办冷库、从事海产品加工、水产批发等多种经营模式。目前,村里有6家工厂化养殖场。

  “我们年轻人都喜欢住城里,配套设施很全,方便多了。”李鹏是大神堂村的一名年轻村民,比起渔村,显然他更喜欢城市生活。为了让村民更快适应“转型”,近年来,大神堂村隶属的寨上街道,还专门为渔民免费开办了职业培训,叉车、面点师、电工、月嫂,这些课程既实用,又好找工作,而且街里还定期举行招聘会,为村民们提供更多的面试机会。李鹏告诉记者,他参加的是叉车培训,拿着证书很快就找到了工作。寨上街办事处副主任梁日云告诉记者, “大神堂村有村民2000多人,从事海洋捕捞和渔业生产。寨上街通过搭建平台,指导就业等多种手段,引导一部分人转行到二产、三产,引导他们转产转业,让一些富裕的劳动力从渔业中转出来。引导渔民自主创业,帮助渔民增收,走向小康生活。”(津云新媒体:王子洁 韩冰 滨海新区融媒体中心:刘芸 陈小龙)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