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周骥良:与党同龄 初心不改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作者:日报记者 何玉新 刘云云编辑:尹辰辰2021-07-01 08:37:34

内容提要:6月上旬的一天上午,记者如约来到天津老作家周骥良的家中,7月1日就将迎来100岁生日的他,如往常一样,用完早点后端坐饭桌前,举着一个放大镜翻阅当日的报纸。访谈开始,有女儿在一旁做“传声筒”,周骥良靠着椅背神态自若。
周骥良每天坚持写作,为历史存档。

天津北方网讯:6月上旬的一天上午,记者如约来到天津老作家周骥良的家中,7月1日就将迎来100岁生日的他,如往常一样,用完早点后端坐饭桌前,举着一个放大镜翻阅当日的报纸。访谈开始,有女儿在一旁做“传声筒”,周骥良靠着椅背神态自若。他的思维依然清晰敏捷、谈吐清楚有力,一旦打开记忆的闸门,那些尘封在历史深处的人和事,重新被点燃被激活,在他的叙述下鲜活生动,如在眼前。读其文读其书读其人,有着76年党龄的周骥良,谈及一生的革命工作和写作生涯,始终无怨无悔,正应了屈原《离骚》中的那句诗──“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人得有理想和信仰

1945年春,正在北平辅仁大学历史系就读的24岁大学生周骥良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此之前,他耳闻目睹了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北平天津相继沦陷等历史事件,阅读了大量进步革命书籍和文学书籍,从一个单纯为了学业烦恼的中学生,逐渐成长为浸润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进步青年。“为了躲避风险,我们那时在地下状态入党,没有入党仪式,上级联系人看一看申请书,让我们记住入党时间,就一把火烧掉,扔进簸箕里。”周骥良回忆道。入党成为周骥良和身边进步同学共同的追求。“国家要灭亡了,我们怎么办?”“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救国。”“不参加共产党,参加什么?”穿越漫长的历史时空,周骥良和战友们当时的思虑和抉择,于当下依然有着振聋发聩的回响。“我们那时就是有信仰,认定了跟着党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是周骥良的初心,一直到今天,他也坚定地认为:“人得有理想和信仰,尤其是年轻人,不能说现在的条件好了,就不用去追求和奋斗了。”

新中国成立前,周骥良冒着极大风险,从事地下党工作,发展了一大批新同志加入党组织,辅仁大学的同学、工作以后的同事、身边的亲友包括三个弟弟在内,都是他发展的目标对象。他还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出身东至周家──从第一代周馥,第二代周学熙、周学??到第三代周叔?|、周仲铮,第四代良字辈,第五代启字辈──这个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重要影响、人才辈出的家族。借此家庭出身,发挥隐蔽战线难得的关系,这是党组织交给周骥良的任务,他不负重托,他的家几乎成了北平地下党学委的据点,多次举行地下重要会议。1948年冬,周骥良从上海奉令北归迎接平津两市的解放。在解放前夕的天津,周骥良和战友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地下工作──帮民主人士和专家学者转赴解放区、在大小企业中推动建立护厂队……他还打通家庭关系,接上了党与天津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联系的通道,他的伯父、民族资本家周叔?|与另一位民族资本家李烛尘留守天津,稳定住了天津工商界局面,和天津人民一起迎来了1949年1月15日这座城市的新生。

天津解放后,周骥良由地下转为地上,先后在军管会文艺处创作组成员、《星报》副主编、市文化局电影科科长、市作协副秘书长等岗位上锤炼,其间,他拿起笔重新开始写作;上世纪80年代以后,历任天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市民俗学会会长、天津市侨联作家艺术家联谊会主席等职务。无论何时,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始终勤勤恳恳,为党工作。

留住天津红色记忆

1987年离休后,写作成为周骥良的“主战场”。从长篇小说、长篇连载、报告文学到儿童文学、连环画、散文随笔,涉猎体裁之多、题材之广,令文坛为之瞩目,作家周骥良也被更多的读者所熟知。几十年来,他在报刊发表的文章更是不计其数,文笔精炼,佳作迭出。

周骥良说自己的写作深受鲁迅先生的影响,先生所践行的文学“民族化、大众化、革命化”,给他以深刻启悟,这三个词也贯穿了他几十年来的创作生涯。而其内里,则是他对“文艺为谁”这个问题的深度思索和实践。在很多文章里,周骥良都表达了对红色革命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推崇。从上世纪50年代出版的长篇小说《我们在地下作战》到80年代以来创作的《吉鸿昌》《杨虎城》《游击英雄包森》《勿忘国耻》等,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了他一直追求的“具有民族化与大众化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2018年,周骥良以97岁高龄出版了26万字的纪实文学《百年周家》一书,让人不禁惊叹于他的创造力。多年来,周骥良坚持阅读和写作,每天通过阅报了解时事和社会,上下午各保持两到三个小时的写作时间,这就是他一直以来能够笔耕不辍的重要原因吧。

人是时代的过客,也是环境的产物。周骥良生在天津,在天津迎接解放,又在天津执笔写作,他写得最多的是天津的人和天津的事。“只要有关天津的人和事,我能补充的就补充,能呼应的就呼应。”一直没有停笔的周骥良,新的写作计划已经付诸实施:“今年是建党百年,我写的主要是红色题材文章,要把天津的红色记忆留住。”“七一”前夕于《天津日报》副刊“满庭芳”开设的“百岁忆往”专栏里,周骥良带领读者回到历史现场──在这些文章里,有他熟悉的昔日地下党战友的身影,有他担任报纸副主编时采访见证的优秀天津儿女的足迹,有他亲身经历和见证的解放前夕地下工作的风起云涌,更有他对初心和信仰的追寻回望……

百年人生,初心不改。在西青区大寺镇一套普通的三居室内,周骥良在此已经生活了20多年。现在,他几乎不再下楼,但他的世界并未变得狭促。他还在写作,“为历史存档”。与党同龄,百岁周骥良仍在跋涉,不懈追求。(津云新闻编辑尹辰辰)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