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管理下的“流动者” 谢谢你们为大家的付出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作者:鲍燕 郭强 劳韵霏编辑:李松达2022-05-25 19:07:37

内容提要:5月25日零时开始,和平区全域实施静态管理,全区居民非必要不流动,非必要不出小区、非必要不出街道、非必要不离区。一夜之间,原本熙熙攘攘的和平区,“静”了下来。

天津北方网讯:5月25日零时开始,和平区全域实施静态管理,全区居民非必要不流动,非必要不出小区、非必要不出街道、非必要不离区。一夜之间,原本熙熙攘攘的和平区,“静”了下来。

每一次,当我们艰难着按下了“暂停键”,与病毒作战 时,不流动的城市里,总会有一些“流动者”,这些人可能是医护工作者;可能是不辞辛苦的志愿者,可能是物资保供人员……他们为了更多人的健康和生活,冲锋在前,勇敢地站在抗疫一线,提供着方方面面的保障。

医护工作者:住在医院 为看病市民提供保障

接到记者电话时,张莹莹刚在医院结束了一场抢救。

静态管理期间,她所在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不停业。“大家会觉得疫情期间大概没有那么多人来看病,其实并不是的,现在所有急诊抢救室、留观室,包括我们ICU全部都是满负荷运转的状态,工作量并不比没有疫情的时候少。”张莹莹说,25日上午就有12辆救护车,抢救室、留观室、ICU也都是高位甚至满员运行。

静态管理期间的急诊和ICU明显较之前更忙碌。一方面,收治的病人不见少,即使处于静态管理状态,但还是常能接到转诊过来的病人;另一方面,人手也不够,部分医生和护士被隔离或被抽调去做核酸筛查。

这是张莹莹在总医院急诊科的第四年。张莹莹觉得这次经历很不一样,“每天的工作量处于高位,也会担心自己会不会被感染。”但最焦虑的是,“天天担心,抢救室如果满了,再来病人怎么办?”

疫情期间的工作生活节奏因防疫而变化。在静态管理后,25日从家里出来的张莹莹选择未来几天住在医院。“主要是怕万一被封控后无法到医院,科室的人手现在已经很紧张,尽量避免因为自己再次出现人手紧张的情况。”在张莹莹和同事的办公桌旁,有一张上下床,进行完24小时的工作后,她就会穿着衣服在这张床上眯一会,遇到紧急情况时,方便随时投入“战斗”。

部分公交停运后,共享单车成为了张莹莹在疫情期间的通勤工具。“早晨骑着自行车上班也挺好,可以锻炼身体。”张莹莹说,25日上班的路上,她遇到一路骑行的人,或是突然从另外一条路出来汇入同路的人,大家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也都骑得很快,心里就会涌起一股暖意,觉得他们可能是同事,或者,是为了同一件事,奔赴同一个目标。

志愿者:快速集结 有需要就会全力以赴

25日凌晨收到和平区静态管理的消息后,天津市红十字应急救援救护服务中心主任、红十字救援队队长潘森迅速收拾行李。他从河西区的家中出来时,红十字会志愿者群内的一些伙伴们,也都陆续动身了。凌晨2点多,18名志愿者集结在了和平区志愿者服务中心。

潘森说,他和志愿者们已经在和平区服务了很多次。每次大筛,他们都会4点多就开始在检测点布置现场。在百姓采样前,所有工作人员要先完成采样。大筛结束后,他们要整理现场、准备第二天防护物资,很多人忙完一天,回到家都已经是傍晚了。

25日凌晨,潘森和志愿者们被分派到了宁夏路万全小学核酸检测的点位上,“我们这有两个点位,第二点位是个很关键的位置,因为一路之隔就有封控区。我们每天要完成1200人左右的检测。”

25日5点,和平区开始大筛,志愿者们开始巡街、喊楼,让居民有序下楼进行采样,“协助居民扫健康码、扫核酸检测码填写信息,核酸信息录入,协助医护人员采样、现场灭菌消杀……,这些都是我们的工作。”

虽然有通行证,但为了更好的配合静态管理,潘森和志愿者们决定这几日都住在志愿者服务中心,“出区可能会存在风险,留在和平,我们能够随叫随到,帮更多的忙。”

同样在和平区服务的,还有志愿者贾浩。24岁的贾浩是天津市和平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东亚供热站的工作人员,吉利花园3号楼成为封控区后,他通过单位报名,前来支援。

3号楼一共32层,300多户居民。21日晚上,包括贾浩在内的18名志愿者集结完毕。志愿者们分成了3个小组,分楼层进行服务,“我们6个人的小组,负责5到13层的居民。”

在他们的帮助下,封控区内的大部分居民被陆续转移到了指定隔离点,一些有老人、残疾人或者卧床病人的家庭,无法转移,也成了他们现在主要的服务对象。

贾浩说,他所在的6人小组,大家各司其职。组长负责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居民需求;1名志愿者负责早起陪同医护人员,入户核酸采样;2名志愿者负责每天的物资运送和垃圾清理;还有1名志愿者是机动人员,哪里需要哪里搬;而他的工作是负责协调居民,居民们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联系他,“我一般都是凌晨两点多睡,因为怕大家有急事,没看到信息,让居民着急。”

刚进入封控区的时候,面对家人的担心,贾浩说,疫情面前大家都不容易,只要社会有需要,他就要挺身而出,而且全力以赴。在封控区连续几天的志愿者工作,他还收获了一些感动,“没有居民埋怨,都在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每天都会在群里感谢我们。大家都特别可爱。”

蔬菜保供人员:一夜未眠 确保供应万无一失

24日晚上,“城市&农庄”的负责人李冰一夜未眠,调配菜品,处理线上订单,“放心,菜品供应充足,保供方式非常完善。”订单量单大约是平日的5倍,一边处理订单,李冰还要安慰线上的顾客。

5月25日零时起,和平区实施全域静态管理。据和平区物资保障组介绍,和平区内居民生活物资货源充足,保供方式分为“线上订购配送”、“线下临时售卖”“定点集中配送”三种。

李冰是和平区贵阳路副食商场内“城市&农庄”的负责人,5月25日,李冰申请得到了和平区静态管理期间民生保供企业职工通勤证明,为静态管理期间的和平区居民提供菜品供应。

6年前,李冰在西青区创立了自营蔬菜农业合作社,在和平区贵阳路副食商场设直营店,并建立了线上销售模式。

李冰在线上有稳定的顾客群,疫情期间,李冰每天会在朋友圈及客户群打卡,她把线上自助下单流程做成漫画形式,还会每天发出自己的健康码。

“城市&农庄”的经营品种很多,从有机蔬菜到应季的瓜果梨桃和散养的鸡柴鸡蛋,几乎覆盖了市民常用的农产品,疫情期间,李冰把线上产品做出了一些调整,多供应洋葱,土豆,黄瓜西红柿芹菜冬瓜等方便储存的菜品。

李冰介绍,5月24日,和平区商委要求菜市场、超市等负责人组织从业人员申报民生保供企业职工通勤证明,申报人员包括店员、送货员、司机等所有相关人员。填写了相应的申报信息,李冰和员工得到了通勤证明后,成为保供企业。

25日一早,西青区合作社的菜农采摘完新鲜的蔬菜,办理了通行证的专车将蔬菜运至和平区菜市场,下游的配送员将菜品送到小区门口,订单客户自己下楼到小区门口来取货,封控区则由社工负责接收菜品,给封控居民送到家门口。

“线上很忙碌,但大家很平静,供应充足,居民安静地在家里等待静态管理解除。”李冰说,作为保供企业,保证居民的菜品供应是基本的责任,抗疫大战,所有的人都应全力以赴。(津云新闻记者 鲍燕 郭强 劳韵霏)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