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假身份 护好钱袋子 反诈提示:转账前一定多核实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今晚报作者:吕献峰编辑:刘颖2023-11-27 11:14:09

内容提要:在众多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中,冒充身份实施诈骗虽是“老套路”,却往往让人防不胜防。

天津北方网讯:在众多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中,冒充身份实施诈骗虽是“老套路”,却往往让人防不胜防。不法分子伪装成公职人员、商业伙伴、亲戚朋友等各种身份,骗取钱财,一不小心就会落入他们设下的圈套。昨天,公安津南分局反诈中心提示广大群众,要强化防骗意识,转账前认真核实对方身份,保护好个人财产安全。

冒充民警称

  调查“洗钱”团伙施骗

  11月14日,家住津南区咸水沽镇的陈女士正在家中休息,突然接到自称其老家吉林省某市的民警来电。电话另一端的“民警”告知陈女士,外省公安机关抓到一个“洗钱”团伙,并在团伙窝点中找到了陈女士的身份证,核实其银行卡内资产超过千万元,怀疑她有参与“洗钱”重大嫌疑。陈女士听后,一下子慌了神,连连向“民警”解释她从没有到过抓获犯罪团伙的省份,更不会参与违法犯罪活动。“民警”劝其先别紧张,要认真配合公安机关办案,随即为陈女士提供了一个QQ账号,告知她这是该省办案民警的联系方式,要主动与对方联络。于是,陈女士按照指令添加了另一名“民警”的QQ号,与对方进行视频通话。这名“外省民警”向陈女士出示了自己的“警官证”,详细询问了陈女士的个人信息,盘问她是否存在“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并要求其告知现有存款所在的银行卡账户。此时,陈女士心神已乱,如实地告知了对方自己的银行卡号,而且在视频通话期间就收到了一条短信验证码。在陈女士将验证码告知这名“民警”后,对方说已经核验了陈女士的财产情况,确认她没有参与“洗钱”,还叮嘱陈女士要保护好个人信息、警惕上当受骗。可是没想到,陈女士刚一挂断电话,就收到了自己银行卡转出1万元的短信提醒。回想刚才发生的情节,陈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了冒充“公检法”的电信网络诈骗,遂报警向公安津南分局求助。目前,该起案件仍在侦办中。

 冒充采购员

  推荐“加工商”施骗

  林先生在津南区北闸口镇经营一家床上用品店,于近日收到了一微信好友申请。对方自称是某学校负责采购工作的后勤老师,计划在林先生店里订购一批床上“三件套”。见到对方订货量较大,且表示转天就会向自己支付定金,林先生欣然应允。

  第二天,这位采购员又与林先生微信联系,提出要再加购一批床垫。林先生表示自己店铺只生产床上用品,无法制作床垫。于是,对方便主动为林先生推荐了一家“加工商”,请他先从已经联系好的这家加工商处定制床垫,再连同自己制作的床上用品一同交付货品,并表示这样更便于“学校”付款。没过一会儿,“采购员”就发来银行转账记录的截图,表示已经支付了采购定金,提出300个床垫和配套的床上用品要尽快完成制作。林先生检查了自己的银行流水,发现并没有收到这笔钱,对方又以对公账户转账、金额较大可能存在几小时的延迟为借口,让林先生不必担心。见对方言谈自然,态度又好,林先生打消了疑虑,同时为了方便客户,他还主动与“加工商”对接,洽谈定制床垫事宜。加工商告诉林先生,自己马上就可以开工,但需要尽快支付12000元的定金。林先生没有多想,就通过银行卡向对方转出了这笔款项。然而,转账之后,这位“加工商”反手就把林先生拉黑了。林先生被对方的操作搞得一头雾水,又想起之前“学校采购员”所说的预付定金一直没有到账,便去询问情况,却发现这位所谓的“采购员”也把自己拉黑了。该到手的大额定金没有收到,自己反倒先损失了1万多元,林先生赶紧向公安津南分局报警求助。目前,警方正在进一步办理这起电信诈骗案件。

  警方提示:凡是遇到陌生人员自称某种身份或熟人,通过短信、微信、QQ等聊天工具添加好友,并要求转账汇款时,一定要打电话或当面核实对方身份和所发送信息的真实性,切勿轻信。交流中,可以委婉地询问对方一些问题,比如具体的人或事,来进一步核实对方身份。如发现对方身份、信息可疑,或不幸被骗,应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同时注意保留聊天记录、交易记录、联系方式等证据,为警方提供线索。同时,请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打开防骗预警功能,了解更多防骗知识,提高反诈意识和能力。(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3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