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销售近千单!天津这家百年老字号饽饽铺进京赶“烤”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作者:劳韵霏编辑:李松达2024-01-28 18:24:36

内容提要:1月24日,祥禾饽饽铺在北京开店。祥禾饽饽铺是源于宫廷,兴于民间的津门老字号,它曾参加过《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还连续5年故宫文化合作推出联名糕点。

天津北方网讯:1月24日,祥禾饽饽铺在北京开店。祥禾饽饽铺是源于宫廷,兴于民间的津门老字号,它曾参加过《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还连续5年故宫文化合作推出联名糕点。

这间百年历史的中式点心铺历经四代传承,在天津拥有40多家门店,让老字号更有现代味,成为“90后”“00后”眼中的网红。

选择北京,不仅是祥禾饽饽铺全国化布局的重要一站,更是一次文化回归之旅。

每天销售近千单

北京东直门来福士购物中心,1月24日刚刚开业的祥禾饽饽铺里,顾客正围在玻璃窗前观看面点师傅现场制作招牌产品枣泥糕。

细筛两遍的面粉质感细密,使用搓、揉、叠等多种手法制作面皮,力道轻柔,使油与面充分融合。包馅、封口、压模……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恰到好处的烘烤,让枣泥、面粉与配料在高温中相互渗透,开箱之时,一缕浓香弥漫散开。

现烤现卖的各式点心摆放在柜台内,每一款都很精美——枣泥卷是祥禾饽饽铺的“镇店之宝”,纯正的枣泥馅料,外皮特别酥,皮薄且酥是制作枣泥卷的标准之一,为了这层层酥皮,馅料填进面球子,8秒必须离手,多在手上待几秒,烤出来都达不到那“簌簌落雪”的酥;萨其马是祥禾传承的正宗宫廷点心,作为曾登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爆款,祥禾为了给萨其马减糖更健康,不惜下架雪藏两年之久,如今终于重新上市,掰开时有蜜糖浆拉丝,咬一口香甜扎实,不粘牙不腻嗓;牛舌饼因为其长条形状比较像舌头而命名,外皮酥皮,里边添加了一些芝麻等咸香口的馅料,吃起来口齿生津……

开业不到一周,在没有太多广告宣传的情况之下,祥禾饽饽铺北京店每天营业额都在近1000单,这让祥禾的年轻一代团队很惊喜。

四代人传承

饽饽,自明清以来中国宫廷随膳面点的统称,清末开始进入民间。京津两地经营正宗宫廷点心的字号,皆称“饽饽铺”。饽饽铺里的面点师傅大多身怀绝技,手艺南北并蓄,东西交融。

杨明回忆,上世纪30年代,他的爷爷在北京一家老点心铺学徒,后来师从前清御厨,让宫廷糕点技艺融入祥禾。上世纪40年代,爷爷携家属来到天津,开创了“祥禾饽饽”品牌。

作为“祥禾”的第四代传人,杨明带领祥禾饽饽铺正式走上了老味新作的探索之路。近几年来,祥禾饽饽铺研发出不少受年轻人喜欢的“国潮”点心,将新食材和新技术融合到点心创作中,成为“90后”、“00后”眼中的糕点网红。

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美食家蔡澜先生亲自来探店寻访;为故宫文创开发喜饼;与岳王庙联名推出定胜糕;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联手,推出了“无负今日”“念念如晤”“好彩头”“鲤跃龙门”等系列糕点;与人民日报系文创品牌“人民文创”联名推出特殊款喜饼,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致敬;2022年入选天津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多年来,“祥禾饽饽铺”用四代人的坚守,从一家前店后厂变成了40多家门店,既传承中式点心的制作技艺,又通过不断地改良和创新,利用线上途径让天津的老手艺走遍了全国各地。

 一个“诚”字

谈及祥禾饽饽铺到北京开店的初衷,杨明说,祥禾饽饽铺从宫廷技艺诞生,在天津完成了从宫廷传入民间的过程,祥禾饽饽铺走向全国,把北京作为出发的第一站,既能考察祥禾饽饽是否能在北京传统糕点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也有一种回归的情怀。

祥禾饽饽铺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北京?杨明曾经和团队多次讨论,最终,他选择体现一个“诚”字,不做大量的宣传,以最朴实真诚的方式,将祥禾饽饽的传统糕点带到北京,接受北京食客的品鉴。

北京店只有50平方米,几位天津师傅在现场制作糕点,顾客在购买的同时也能透过玻璃窗观看糕点制作过程。

1月24日开业当天,祥禾饽饽铺北京店销售超过800单,北京是宫廷糕点的发源地,能受到北京顾客的接受,这让杨明信心满满。

对于未来,杨明称,祥禾饽饽铺不求快速发展,认真做好每一款产品,做好每个门店的经营和服务,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未来也希望能在更多城市开店。

(津云新闻记者 劳韵霏)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