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日报作者:杨文圣 曹治编辑:李松达2024-02-23 08:43:54

内容提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一论断的提出凸显了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全局视野,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战略任务的重要举措,也为新时代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新发展阶段,新质生产力呈现以下特征:

第一,新质生产力是数字化为标志的高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而这些特征都离不开数字化。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需要不断发展数字经济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以应对全新的挑战。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传统产业不断实现产业数字化,依托新技术与传统生产系统相融合,促进生产的集约化、管理的可视化与销售的平台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经济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标识,数字技术应用场景更加丰富,数据处理效能更加多元,使社会各产业的发展都具有明显的数字化特征。

第二,新质生产力是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由诸多新兴技术聚集并嵌入各领域、各产业而持续发挥作用的结果,其融合了传统产业、战略支柱产业和未来产业,在改造传统生产力的同时,做强战略支柱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推进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发展和先进制造业的加速发展,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通过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不断向各个产业渗透并促进地区间、产业间的协同发展,不断扩大地区市场和竞争规模。此外,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能够不断打通产业链、制造链、人才链、资金链间的“堵点”,不断开辟出将人才、前沿技术开发与市场化运用紧密结合的新路径,为前沿技术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更雄厚的人才支撑。充分发挥人才、科技、创新的作用,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支持,实现更高水平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走更为持续、创新、高效的发展道路。

第三,新质生产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产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依靠大量资源消耗带动产业发展的模式不同,新质生产力更加注重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二元张力,依靠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将低碳节能贯穿发展的全过程。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指引下,以新质生产力不断引领、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推动新能源技术、低碳技术等不断取得创新与突破,培育绿色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借助于低碳经济,培育出循环经济、低碳产品认证等环境友好的新业态,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实现社会生产与生活的绿色变革与低碳化。新质生产力实现了将绿色资源转化为生产力,贯彻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经济理念,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新质生产力,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见,新质生产力在促进生产力数智化发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效连接传统产业与未来产业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当前,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践中的强劲动力,具体体现在:

第一,生产力数字化激发创新潜能,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能。生产力数字化意味着数字新技术高度融合于生产力之中,使生产要素数量丰富,结构更加多元化,并且生产力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被数字化重新定义,组合方式有了新的变化。数字经济时代,算力的不断提升带来了创新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5G通信等技术在算法的加持下使创新的时效不断缩短,技术的迭代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不断产生的新业态将不断激发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特别是促进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不断加强我国在高水平科技方面的自立自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将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在这样的新发展方式下,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在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培育新产业集群等工作中持续发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第二,新质生产力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推动产业系统综合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长效动力。新质生产力将产业与新技术高度融合,一方面新技术与生产要素的高度融合,推动生产要素在数量、结构、组合等方面不断优化,形成对传统产业的带动效应;另一方面,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布局不断深入,充分发挥新兴产业在前沿领域的先导作用,以新产业赋能经济发展,不断推动地区产业布局的升级换代。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多产业协同发力才能形成长效的发展机制。促进传统产业与未来产业协同发展,既能够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更能在依托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未来技术的开发与实践,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三,生产力绿色化凸显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生态环境关乎经济发展,关乎民生福祉。高质量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是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与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基础,一方面不断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粗放式开采利用,以更新的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不断提升创新、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不断促进循环经济、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形成规模化绿色产业与生态供应链,以新技术赋能生态产业,以新技术加强环境保护。

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本质上需要不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首要动力,产业是构筑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绿色生产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具体而言:

第一,大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意味着我们向科技创新要生产力,向未来产业要发展,就要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鼓励创新,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不断完善鼓励创新的制度体系,增强创新能力;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更多人提供发掘自身潜能的机会。新质生产力要求重视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我们不断形成以创新驱动的思维模式,加强对新知的追求,不断更新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更加增强个体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模式。

第二,不断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布局更新换代。就传统产业转型方面,要不断提升传统产业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将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传统制造业,以互联网增强生产过程集约化管理,以人工智能增强产业链智能化水平。同时围绕战略支柱产业与未来产业布局一批产业集群,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新兴产业提供急需人才。

第三,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培养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的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不断优化支持绿色生产的体制机制,形成更加高效的绿色循环产业体系。

(作者分别为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基地研究员,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