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黄河岸边的青海省贵德县大史家村,到处绿树成荫,果花飘香,一座座新颖别致的农家小院点缀其中。大史家村村民说,现在我们的致富路越走越宽,因为我们有一个为大伙操尽了心的好党员——刘才成。
刘才成19岁就担任了大史家村的村干部,1982年起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001年12月他主动退居二线,扶持村里的年青干部继续带领村民在致富路上往前闯。几十年来,他不论在哪个岗位上,都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耕牛,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费尽心血,充分发挥着一名党员、一名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大史家村是青海农业战线的一个老典型,过去农业生产抓得好,但村集体家底薄,村民生活也不富裕。为了让老典型有个新面貌,刘才成和村支部成员一道,组织村民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以带头闯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带头搞科学种田、带头创高效农业、带头发展庭院经济为内容的“四带头”活动,不仅保持了农业产量大村的称号,而且走上了经工补农、经工促农、工农结合的发展道路。刘才成带领支部一班人,千方百计筹资金,相继为村里办起了砖厂、地毯厂、奶粉厂、农业机械队、红柳滩农场、鱼塘、猪场等集体企业,使村集体资产达到了1000多万元,农业实现了水利化和机械化。
刘才成说,我是一名老党员,我就要为大伙操尽心。看到村集体、村民都富了起来,他又操心要改善村里的生活环境。他领着干部和村民年年植树搞绿化,现在村民房前屋后到处郁郁葱葱,大史家村也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千佳村”。
在刘才成眼里,到处都是要操心的事:看到村里教育条件不好,他提议村集体出资改善村办学校条件,积极开展扫盲教育,使大史家村成了贵德县扫盲工作先进村;看到村民文化活动不活跃,他和支部多方筹资为村民盖起了多功能文化活动室,逢年过节扭秧歌、闹社火、办舞会、搞体育。
刘才成为大史家村的发展付出的汗水和心血得到了各方的认可,去年村党支部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