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守艺人】骆派传人的“圈粉”路:让年轻人感受曲艺之美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作者:编辑:孙畅2022-09-22 07:01:00

内容提要:“现在有演出,观众还是迫不及待地希望你出来。我觉得这不是我个人的魅力,这是骆派的魅力。”说这话的是师承当代鼓曲泰斗骆玉笙、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韵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刘春爱,今年73岁的她依旧坚持着指导学生和上台演出,在她心里,“骆派的京韵大鼓,不能断在我手里。”

天津北方网讯:提到京韵大鼓,你会想到什么呢?

  是被称作“大鼓美少女”的王惠?是《我爱我家》里的宋丹丹?还是《四世同堂》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

  1985年,由老舍先生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热播,其中片头曲《重整河山待后生》广为传唱,家喻户晓。而演唱者,正是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当时年过古稀之年的骆玉笙。现在不论是年轻人,还是上了年纪的老一辈,一提到京韵大鼓,就想起了骆玉笙;而一提到骆玉笙,也马上就想到京韵大鼓。

  “现在有演出,观众还是迫不及待地希望你出来。我觉得这不是我个人的魅力,这是骆派的魅力。”说这话的是师承当代鼓曲泰斗骆玉笙、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韵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刘春爱,今年73岁的她依旧坚持着指导学生和上台演出,在她心里,“骆派的京韵大鼓,不能断在我手里。”

骆玉笙和爱徒刘春爱

不知“骆派”是何物

却走上了“骆派”学习路

  说起京韵大鼓,它其实是一种使用北京方言演唱的北方曲艺。其前身是沧州木板大鼓,经过不断革新,并吸收了京剧的发音吐字与部分唱腔,最终成熟。

  在京韵大鼓的表演中,唱中有说,说中有唱,一经问世,便以刚柔并济的风格迅速征服了观众。其后几十年不断走向成熟,先后出现了刘宝全创立的“刘派”、白云鹏的“白派”、白凤鸣的“少白派”,以及骆玉笙在“刘派”基础上,集“白派”“少白派”之长形成的“骆派”。

刘春爱示范打鼓技巧

骆玉笙亲笔书写给刘春爱的演唱意见

  1949年生于天津的刘春爱走上京韵大鼓之路,用她的话来说,是“稀里糊涂的”。1960年,天津曲艺团少年训练队到各学校选拔学生,11岁的刘春爱也不知怎么就被招进了队伍,“进了队之后,我不懂什么是京韵大鼓,更不知道什么是骆派、白派、少白派。”她回忆说,那时驻队老师简单教了几段,等到“六一”汇报演出时,她就被选进了表演队伍,“我还记得演出曲目是《黄继光》,160多句词儿,练了4个月。”

  当时坐在台下听汇报的老师都是曲艺团的老艺人,“等我汇报完了骆老师就奔后台喊着:刚才上台的叫什么春爱的孩子在哪?”刘春爱想起这段经历,十分感激骆玉笙对她的知遇之恩,“老师握着我的手说:你这嗓音这么好听,真像我,刚刚那段唱得也好!最后老师又说:我教你好不好?以后你就做我的学生好不好?我说那太好了。”可事实上,当时的刘春爱根本不知道眼前的人是红遍了大江南北的“小彩舞”——骆玉笙。从那以后,刘春爱每天跟着乐队伴奏的学员,一起坐无轨电车到骆玉笙老师家里学习,从艺之路一走就是60多年。

刘春爱拜师收徒仪式

前半生大大咧咧唱大鼓

从艺50年后下定决心要收徒

  由于她嗓音宽厚,天资聪颖,颇受老师喜爱。1962年举办的第一届津门曲荟上,刘春爱演唱的《祭晴雯》,被《新晚报》称赞“嗓音甜润、韵味十足,颇具乃师风范,是一个好苗子。”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她与骆玉笙合作的双人京韵大鼓大受欢迎。“在那之前我结了婚,有了孩子,京韵大鼓也有十年没唱了,一直都在唱京东大鼓,老师鼓励我把京韵大鼓拾起来……”讲起这段,刘春爱眼中闪着光,她说骆玉笙不仅是恩师,还给唤醒了自己第二次艺术生命。此后,虽然在骆玉笙眼中刘春爱已经“翅膀硬了”,但是每逢重要演出前总要去老师家中请教。“2000年我要参加中国曲艺牡丹奖,这相当于曲艺界的‘奥斯卡’,演出前都必须让她帮我把把关。”

刘春爱演出现场

  按刘春爱自己的话来说,她的性格大大咧咧的,没梦想、没胆量、对未来没什么憧憬,所有事情都是按部就班推着往前走,“从第一天起,我就没想过成名、赚钱。说实在的,这些年的荣誉都是一步一步走来的,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罢了。”可转折就在老师去世以后,“2002年,骆老师没了,我突然明白了很多道理,想着得把这些学生打造成才,不能白浪费时间,也不能让骆派失传了。”于是她分别在2010年和2016年无偿收了两批徒弟,一共29人。迄今为止,最年长的徒弟80多岁,最年轻的32岁。

刘春爱指导徒弟演出技巧

刘春爱的徒弟 李钰(左)、韩奇雅(右)

  现如今,天津市曲艺团青年骆派京韵大鼓演员韩奇雅以及德云鼓曲社京韵大鼓演员李钰即便是从业多年,还是会定期来到刘春爱家中学习过门鼓的打法,鼓毽子敲击位置、鼓点的轻重、眼神看到哪里、动作是否干净利落……刘春爱不仅面对学生十分严格,不放过每一处细节,对自己的要求也不容马虎。梨园行话说,山后练鞭,才能够人前显贵。刘春爱记得最深的就是老师告诉她的三个字“台上见”,她也是这么告诉徒弟的。

  “我们这一行比较难,如果没有师傅带,自己去摸索,会是一个很漫长的道路。”韩奇雅说,徒弟拜了师傅就相当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你自己去琢磨,可能几十年可能都琢磨不出来,师傅告诉你,怎么用气、怎么敲鼓,面对观众的精神头是怎么样的,那个状态能最完美的呈现给观众。”

刘春爱做课前准备

刘春爱在德云社演出

刘春爱演唱《击鼓骂曹》

传统曲艺人搭上网络快车

俘获“德云女孩”的心

  2008年起,刘春爱开始和年轻一辈歌手合作。在第七届金鹰电视艺术节闭幕式上,她与张杰、苏醒,带来歌曲《重整山河待后生》旋律与说唱配合得天衣无缝,让观众感受到老歌曲经过两代人重新演绎后的不同风格。“一开始有点退却,我心想别弄这个‘洋闹儿’了,又是rap,又是流行的,改编完了也不知道什么样子。”可演出完,看到台下观众的掌声、网上的好评,刘春爱开始接受了这种模式。近两年,她更是尝试着谱曲,“我不能跟鼓一样,像个老古董,必须要敲出今天的振奋,敲出今天的旋律节奏。”

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韵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刘春爱

  疫情期间更是跟着徒弟李钰在德云鼓曲社创作了京韵大鼓《津门战役》唤起大众的觉悟,网友们在抖音里留言说,“看到刘春爱老师,就知道是骆派大鼓了”“疫情过去后去天津旅游听鼓曲”“这段儿过于优秀了”“太好听了,这就是上次张云雷介绍的刘春爱老师吗?”面对一众年轻“德云女孩”们的欢迎,作为德云鼓曲社的“底角儿”演员刘春爱心里还是会嘀咕,“我有时也会想,我都老太婆了还出来演这些曲目,观众们会不会烦?”李钰给出了答案,“每次师傅在德云鼓曲社演出时,卖的票几乎都是秒光。”与此同时,刘春爱的徒弟们遍布全国,他们走到全国各地以及国外的演出,也让“骆派”京韵大鼓与年轻人、外国人越来越近。

  “你要说‘骆派’不火吧?一提谁还都知道,火了吧?也没有像当红明星那样流量这么多。”正如刘春爱所言,她也希望非遗的传承搭上互联网快车,走进年轻人的生活圈。而年轻一代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也能形成文化自觉。他们作为传统非遗的青年传承者、推广者,推动非遗逐渐“出圈”。(策划:张? 孙畅 海报设计:王舒瑶 文字:王敬怡 摄影:姜晓龙 摄像:褚晓冬)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设为首页|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3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